多年过去,到缙国大致扫定天下后,四境之内烽烟渐散,芸芸众生终于迎来了几代人苦盼的安稳岁月。
司金枝、叶明秀因不惯朝堂,自请携家眷镇守团山;而卫朔望因为要保护卫令悦,避免太过张扬被人翻出她的隐痛旧事,亦请同往。
而无咎选择了独自带着商船队,出外周游天下,五年后携一名两岁稚子归来。
请得君王与王后谕令允准,无咎自冠“江”姓,为孩子取名江随舟,又收养了几名团山军阵亡将士的遗孤,便在团山安家落户了。
就这样,团山屯兵寨逐步形成了由司、叶、卫、江四大姓共掌的军民混居之地。
团山与屏城既有通联又保持着适当神秘距离,渐有了与外间不太相同的独特民风。
这里既有山民的豁达淳朴,又兼行伍之人的令行禁止,大处有序、小节无拘。
烟火红尘的质朴宽厚,张弓御敌的勇毅豪情,两种本略显矛盾的特质在此地和谐融汇,使这个地方无温柔包容,却又坚不可摧。
团山上的不少人心中都有不愿语于人前的秘密或过往隐痛。
所以大家虽共甘苦、共荣辱,却从不仗着彼此间的深厚情谊就去刨对方的心事。
这样亲近却有分寸的守望相助,正是无咎选择融入此地的原因之一。
他很喜欢这里的一切人、世、物,也喜欢身处此间的自己。
小公主岁安宁也很喜欢团山,每年夏日都会来此避暑。
她岁行云与李恪昭的第二个孩子,百日宴上抓周自己选中了写着“岁”字的布帛,便从了母姓。
岁安宁性情做派野得惊世骇俗,与兄长李照临、弟弟李安然截然不同。但凡一时三刻没人看住,王宫内城里就仿佛多了只泼猴。
好在学业上还算勤勉,严父李恪昭有时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位野脚小公主在内城是个叫人哭笑不得的主,在团山却是大人小孩儿都喜欢的。
毕竟这里每个人都比她更野,她在团山自是如鱼得水。
“……我压根儿不喜欢读书!若不是为了来团山,打断腿我都不肯傻坐在讲堂里!”
岁安宁臂间挽着三层小食盒,兴高采烈地边走边道:“团山对我来说,那就是沧海之于蛟龙、山林之于猛虎……还有什么来着?”
十二岁的岁安宁手长脚长,比同龄小姑娘明显高出一大截,头顶已超过无咎耳廓尖的高度了。
无咎斜睨她一眼,笑意柔和地补充道:“还有,树杈之于猢狲。”
“拐着弯骂我泼猴呢?”岁安宁哈哈笑着跟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