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午后的阳光格外慷慨,透过工作室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树影。林宇刚调试好建模软件,门铃就响了——苏然背着帆布包站在门口,手里抱着相机,帆布包侧袋里露出半截画筒。
“今天天气真好。”她走进来,目光下意识地飘向窗外,梧桐树的叶子在阳光下泛着金边,“比雨天适合拍树。”
林宇指了指书桌旁的椅子:“先坐,我把方案里的模型调出来。”他点开文件时,眼角的余光瞥见苏然悄悄把相机对准窗外,快门声轻得像羽毛落地。
屏幕上跳出老建筑的三维框架,灰白的模型在灯光下显得有些单调。苏然凑近看:“这里的屋檐角度,是不是可以调整得更贴合光影轨迹?”她伸手在屏幕边缘比划,“我爸妈说过,老宅子的屋檐都是按日照角度设计的,夏天能挡住烈日,冬天又能让阳光照进屋里。”
林宇调参数的手顿了顿:“你还记得具体数据吗?”
苏然翻开笔记本,里面夹着几张泛黄的照片——老宅子的飞檐翘角下,阳光在青石板上画出规整的光斑。“这是我家以前修复的清代宅院,我整理过全年的光影记录。”她指着照片里的刻度,“冬至那天正午,阳光刚好能照到正厅的门槛。”
林宇看着她指尖划过的痕迹,突然把鼠标推过去:“试试?软件里可以模拟季节光影变化。”
苏然犹豫了一下,指尖落在鼠标上时微微发颤。当她拖动滑块,看着屏幕上的阳光缓缓爬过虚拟的屋檐,在地面投下和照片里几乎一致的光斑时,眼睛瞬间亮了。
“就是这样!”她转头看向林宇,眼里的光比窗外的阳光还要亮,“光影会跟着时间走,就像老建筑在呼吸。”
林宇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他移开目光,假装调试设备:“中午订了附近的面馆,加了你上次说的那种辣椒。”
苏然笑着点头,视线却被桌角的笔记本吸引——正是昨天夹着黄铜书签的那本。她看到扉页露出的画纸边角,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我带了新画的梧桐叶,想扫描进电脑当素材。”
她从画筒里抽出画纸,晨光中的、暮色中的、雨天挂着水珠的……每片叶子都带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