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浮墨小说 >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394章 丫的想考我?!

第394章 丫的想考我?!(2 / 6)

反驳解释的一幕,

登时一个个眼神都亮了!

谁不乐意看热闹啊?

陈露阳虽然不知道提问的大哥是谁,但是他们知道啊!

就在此刻,陈露阳又“刷刷刷”地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名字——

亚当·斯密(adamsmith)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keynes)

全场骤然一静。

“……他还知道亚当斯密和凯恩斯?”

教室里的哲学系学生瞪大了眼睛,

讲台下的经济系学生更是炸了锅。

“这不是《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吗?!”

“是啊!《资本主义学说史》不是大二的课吗,凯恩斯……他怎么知道的?!”

就连坐在后排的大三男生也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我们都还没学到凯恩斯呢,他还懂这个???”

黑板前,

陈露阳无视教室里同学们的窃窃私语与小声议论,开口道:

“亚当·斯密说,市场中每个人都追逐自己的利益,最终‘一只看不见的手’会把这些局部的行为引导向整体的最优。”

“这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逻辑。”

“但现实呢?”

陈露阳反问一句,眼神从台下密密麻麻的学生脸上掠过。

“我拿生产给大家举例子。”

“厂里每个车间都希望自己少用材料、多出产。但到了最后整个工厂一算账,却发现缺了关键零部件、产品不能配套。”

“这说明什么???”

陈露阳举起了手中的粉笔,一字一句道:

“这说明:”

“一个车间的理性,是别的车间的混乱。”

“许多在我们看来是'组织不力'的事情,归根结底,就是'理性'在打架!”

刹那!

教室像被雷砸中一般,静得几乎能听见呼吸声。

不少原本倚在椅背上的学生,全都下意识坐直了身子。

“……一个车间的理性,是别的车间的混乱。”

这句话简直像是把一本厚厚的经济教材掀了个底朝天。

此时此刻,

教室里没有喧哗、没有讨论、更没有高年级学生对大一新生的俯视和批判。

一切都静下来。

连一支笔划破纸张的声音都听不见。

哲学最不缺乏的就是辩论!

他们在学校听了太多关于“理性”的讨论,也各自写过不少的论文和研究,

却从未像今天这样,被一句活生生的工厂例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