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他内心的挣扎。
终于,又是一声长长的、仿佛蕴含着无尽无奈和沉重责任的叹息,从他口中发出。
他缓缓转过身,面向众人,声音低沉而带着一种被“大势”所裹挟、不得不为的决断:
“唉…赵举人,真是好一番‘忠君爱国’、‘顾全大局’之论!
诸位父老乡亲的拳拳之心,张某也感同身受!”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也罢!
既然事已至此,民心所向,关乎朝廷体统,关乎万千黎庶安危。
张某,虽知此乃千斤重担,亦不敢再行推诿!”
他目光如电,扫过众人:
“这福兰镇的军民事务,在朝廷新任镇监抵达之前,张某——暂代了!”
“轰!”
如同巨石落地!整个后堂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巨大的声浪!
何老蔫等耆老喜极而泣,连连叩首:
“谢将军!谢将军救命之恩啊!”
他们这情绪倒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心实意。
因为何家庄这些日子来的变化,他们是瞅在眼里,记在心上的。
这附近的几个村子都是互相通婚,同气连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附近几个村子中,不少人都是何家庄百姓的亲戚,自然也都被叫去帮张永春建设东郊。
他们在带着张永存允诺的一升玉米回家时,自然也将何家庄如今的变化带回了村子中。
当然,顺便还把何家庄是靠着张东家这棵大树的消息带了回去。
而一听说原本连饭都吃不饱的何家庄,一眨眼间连羊羔都有了,瞬间这几个庄子就受不了了。
因此,这般耆老们都有一个想法。
我们也可以向东家效忠!我们也要当东家的狗!
因此,昨天晚上何老蔫拿着准备好的万民书前去找这帮老头谈话的时候,他们一个个同意的速度比初哥缴枪都快。
此时,见到了张永春同意,心中能不高兴么。
赵举人等乡绅也如释重负,心中狂喜,脸上却满是欣慰和敬服,齐声高呼:
“将军高义!福兰镇有救了!”
这里面,就属赵举人最激动。
他今年已经四十岁了。
如果不努力往前进一步,那就真的要等过了五十,看看朝廷有没有特奏名的机会给自己,才能让他发迹了。
但是他不想等。
他想再进一步。
而现在,他成了!
一旁的小丫头何书萱更是挺直了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