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禁物品便放他进了考场。
整个考场内已经坐了个满满当当,路知尘径直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顺手将准考证和身份证都放在了桌角。
一个个核对完考生信息后,监考老师便开始宣读着冗长的考试规则:
“现在宣读考场规则:一、自觉服从考场工作人员管理,遵守考场纪律”
同学们一言不发地听着,默默地等待着结束。这份流程他们已经走了无数次,就是为了今天。
随着考场内急促的铃声响起,路知尘拆开密封着的试卷袋,填完考生信息后便快速地浏览着题目。
“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选a。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选c。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内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选b。
出乎路知尘预料的是,这张卷子做到现在,高考语文的全部题目都和前世的一模一样。
为确保准确度,他还特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对了过去,结果确确实实分毫不差,连标点都一模一样。
再往下看去,论述类文本是探讨大学教育应培养“文化自觉”和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简单,提取概括文本,再根据要点写就行了。
再然后是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种美味》
在看到文章题目的一瞬间,路知尘顿时愣了一下,因为这篇文章终于和前世记忆中的不一样了。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
路知尘默默地读着,随手标着段落。
一开始他还没印象,直到他看见了这篇文章的结尾:
“.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路知尘在心里嘶了一声。
这不是17年的语文高考题吗?
当然,他肯定是没做过这篇文章,但这个结尾在当时闹得可是沸沸扬扬,听说整个省的考生都被这诡异的光弄得头晕目眩。
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只蝴蝶威力这么大,能直接把这题目扇进了09年的考场。
“一,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涵义:陌生的光、陌生的气息。”
简单,家境贫穷从来没吃到鱼,这个味道和幸福感对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当然是陌生的。
“二,‘一种美味’有多种意味,请解析。”
这个也简单,三重涵义,实指、反讽和希望,围绕这三点写就行。
前面的几题倒是很容易,路知尘基本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