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里带着自信,“咱们小组,就是干这个的!”
接下来的几天,张建军几乎泡在了车间里。他查阅资料,系统知识辅助,反复试验不同的刀具角度和切削参数,设计了一套特殊的弹性装夹工装,减少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应力变形。老陈则凭借丰富的经验,优化了加工顺序和冷却方式。
两人配合默契。张建军思路活,敢想敢试;老陈经验老道,总能在他冒进时及时拉住,提出稳妥的修正方案。那台精度最高的工具铣床成了他们的主战场。
易中海冷眼旁观,时不时派刘明或孙大壮“路过”,阴阳怪气地说几句风凉话:“哟,张大组长亲自操刀啊?可别把床子弄坏了!”
“陈师傅,您老可得悠着点,别被年轻人带沟里去!”
老陈一概不理,张建军更是当他们是空气。
几天后,第一批十个偏心轮加工完毕。
检验台前,围满了人。李爱国也亲自来了。易中海抱着胳膊站在人群后面,眼神冰冷。
技术员拿着精密量具,一个个仔细检测。空气仿佛凝固了。
第一个…合格!
第二个…合格!
第三个…合格!
…
第十个…合格!
“全部合格!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完全达标!废品率…零!”技术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好!!!”李爱国猛地一拍巴掌,脸上笑开了花,“老陈!建军!干得漂亮!给咱们小组,开了个好头!”
周围的工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看向张建军和老陈的目光充满了真正的敬佩!硬骨头真被啃下来了!而且是用新方法、高效率啃下来的!
老陈布满皱纹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用力拍了拍张建军的肩膀。这一刻,他心底那点芥蒂彻底烟消云散。这小子,有真本事!跟着他干,不憋屈!
易中海的脸黑得像锅底,在震耳的掌声中,他猛地转身,一言不发地离开了人群,背影僵硬而狼狈。
技术攻关小组,首战告捷!威信,在实干中悄然树立。
***
四合院里,随着张建军在厂里地位的提升,气氛也变得更加微妙。
这天是周末,街道组织分配冬储大白菜。院子里空地上堆着小山似的白菜,各家各户按人头排队领取。三位大爷——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作为院里的管事大爷,负责维持秩序和分发。
张建军推着借来的平板车,排在队伍靠后的位置。他刚领了转正后的第一个月工资——38块!系统资金终于从负数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