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地打招呼:“阎老师,王主任,您二位来了啊。”
王红如意味深长地看了苏远一眼,又好奇陈雪茹口中的“暖和劲儿”,也顾不上多问,催促道:“快,淮茹,让我见识见识那‘取暖器’!”
刚踏进堂屋,一股融融暖意便如春风般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王红如周身的寒气。
“嚯!”
王红如震惊地站在门口,感受着这不可思议的温暖。
屋里没有炉火明焰,也没有锅炉轰鸣,却如同置身暖春!
待了没几分钟,穿着厚棉袄的她额头竟微微见汗。
王红如终于明白,秦淮茹为何说要脱外套了。
在苏远的带领下,她又去隔壁看了正在燃烧的炉子和连接各屋的管道系统。
她大概明白了些,但同时也意识到安装的复杂。
她拉着苏远,语气带着恳切和期盼:
“小苏,婶就不跟你绕弯子了。”
“这取暖器太好了!”
“家里老人一到冬天就浑身难受。”
“你看……能不能帮婶家也装一套?”
“钱不是问题!要是实在麻烦……”
“那就算了。”
苏远微微一笑。
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借王红如之口,传播他机械方面的才能,为后续计划铺路。
苏远爽快答应:
“王婶言重了。没问题。”
“不过得先去看看您家房子的结构,确定炉子位置、管道走向和覆盖哪些房间。”
“价钱的事,等方案定了再说。”
王红如大喜过望,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太好了小苏!太谢谢你了!”
“那你看看明天方便吗?”
“对了,这种好东西,能推广开吗?”
苏远摇摇头,坦诚地指出了关键瓶颈:
“大规模推广目前不现实。”
“难点在材料。这钢管不能太薄,否则散热不均、温度波动大,还容易锈蚀损坏。”
“关键是,熟练工人做一套这样的管道也得十几天,专门生产它,性价比太低。”
王红如闻言,这才明白其中的技术门槛,不由得感叹苏远心思之巧,也深知这“暖春”暂时还无法惠及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