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他之前经历的那些世俗的冷遇嘲讽、情感的诱惑、生存的艰辛熬煎,这一切也正成就了他的个性与执着。
那些肉体和精神历经的磨难,都是必须的。
这才能让他最终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从而实现从自我回归本我的过程。
最后算是回归吧。”
刑学林写到这里的时候,一定是比较感慨的。
他总感觉在做一篇名字叫做自我反省的报告。
“最后是回归。
聆听,挣脱,寻找,回归。
很多人只能走第一步,甚至走不到第二步,因为心里欲念太重。
但他做到了,他在最后乡下的生活,其实就是回归到了一个生命的起源的状态,那里有他最真挚的感动。
或许最让我感动的应该是在病入膏肓的那个时候。
他的脑海当中浮现出的那些景象。
那一瞬间,他的铁石心肠似乎被打动了,泪水涌上他的眼睛,一边一滴,慢慢的从脸颊上流下来。
这一刻,终于让我感受到人性的回归。
它不需要多么伟大的意义,这就是温柔朴素的一刻。
在那一刻,他不是什么天才,不是什么画家,不是丈夫,不是父亲,不是痛苦的肉体,不是流浪的灵魂,他只是想要回到他自己内心最柔软的土地,他的故乡。
他的仅此一刻的回归,让我感动不已。
这个视爱情为疾病的男人,他的心里真的完全不渴望爱吗?
爱。
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
这已经成为时光中的一个秘密。
我看到了他某一刻的回归,就够了。
也许,说不定在大火燃烧当中,他后悔了呢……
我也不知道这个主人公和作者是什么样子的关系,是不是作者的某种心理写照。
如果是,那么最后的一场大火,可能就是作者对他自己的一种处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