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遇无形之网,竟随着他指尖微小的动作上下起伏,盘旋游走,温顺得如同绕指柔丝。
与此同时,陈沐眼前,一幕幕画面如流水般无声滑过:
寒风起于幽深山涧,裹挟着冰晶与水汽,扶摇直上,撞入高天流云,与漫天雪霰交融翻滚,随即呼啸着掠过枯松怪石,卷起千堆雪浪……
最终,它寻得一丝缝隙,猛地扑入这温暖的古阁,带来了刺骨的寒意……
这阵寒风自诞生至消亡,其来龙去脉,所历所感,乃至构成其存在的细微因果脉络,此刻纤毫毕现,尽数映照在陈沐那双跳跃着淡金烛火的眼眸之中。
而此,正是“东明烛照”之功!
区别于他所掌握的诸多凌厉道术,他对此术的侧重点迥异于寻常攻伐之能,孜孜以求者,乃是这映照外物万象,洞察本源真性,窥见因果牵连,破除万千迷障的无上妙用。
这条道路,无疑更难,饶是以他的悟性,二十八年苦功,日夜推演印证,亦不过是堪堪初窥门径,登堂入室而已。
听上去或许颇显离奇,毕竟他修习那仙术“水中月”不过是寥寥数日功夫。但这两者之间,实有云泥之别,绝不能相提并论。
“水中月”是师尊耗费莫大心力精心简化过的仙术真传,他几乎拿来便用,无需过多费心参悟根本,再加上体内先天壬水所化的第二道果的玄妙加持,所以才有着那般惊世骇俗的修习速度。
而“东明烛照”乃晏空万年枯守感悟,即使不达仙术之阶,也已臻至凡俗道法之极境,直指大道本源,更不用说他需时时结合自身道途,不断推演感悟调整,使之真正化为己用。
如此一来,其修习进度自然就显得缓慢了许多。
当然,这二十八载光阴,陈沐也并非只修持了“东明烛照”一术。
除了道行根基日日打磨之外,他更耗费无数心血,梳理、整合自身所学庞杂道法体系。
例如昔日所学的“六丁解厄剑”、“十二龙雀戮仙魔刀”、龙宫雷法等等,品阶摆在明面上,早已被他推演至自身道途所能容纳的圆满之境。
如今再行修持,已是循着自身水法本源,不断尝试融合蜕变,摸索着独属于他的“道”之轨迹。
其中,尤以“灵枢清源真水”的蜕变最为惊人。
此术脱胎于浮山长河《都天水府真录》的中品神通,经他二十八载以自身水行大道感悟日夜浇灌,重塑本源,早已脱胎换骨。
虽仍沿用旧名,但其内蕴真意,运转玄妙,威能层次,早已远超原版,隐隐然成为他一身道法中,仅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