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浮墨小说 > 重返1977 > 第二百四十四章 成名

第二百四十四章 成名(2 / 4)

当然了,如果和在团里如鱼得水比起来,外界的反应自然更为热烈。

在名声远扬之后,就不断有各路记者来团里采访他和苏晓明,给他们拍照、录音、做专访。

这就促使“海防歌舞团”的传达室每天收到的观众来信越来越多,有时候他和苏晓明仅一天,就各自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封观众来信。

而当他和苏晓明再下部队演出,往往都是部队最高领导亲自接待,不但倾其所有,也必然会恳求他们合影留念。

就连外面的学校、单位和团体也会经常找上门来,想邀请他和苏晓明参加座谈会和招待会。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他自己还觉得这些事儿挺有趣的。

自己的歌曲能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处处受到旁人的笑脸相迎,要说他心里毫不在意,根本不曾窃喜,那是不可能的,也是虚伪的。

比如说记者登门采访,就必然引起其他演员羡慕的目光。他出门买个东西,都能听到别人谈论他的歌曲。这些事儿难免会让他产生一种虚荣的快感。

而且他也特别喜欢阅读听众们的来信。因为这些人们的评价都是发乎真诚的,会十分真实的谈及他们的感受。

有的人说《咱当兵的人》唱出了战士的心声,还有的人说《小白杨》和《军港之夜》让他们憧憬军旅生活,觉得参军入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儿。

他便会被这些反馈意见所鼓舞、激励,觉得自己做了件有意义的事儿而泛起幸福感。

可后来没多久,他发现这些事儿就不是这么有趣了。他受到的关注和喜爱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变成了一种让人倍感压力,苦乐参半的滋味儿。

比如说,记者的采访不但占用了太多的时间,也总是千篇一律。他们总会问那些冠冕堂皇的问题,他也必须按照团里规定好的答案,这让他越来越感到无趣,烦不胜烦。

另外,回复听众的来信也太过繁重和占用时间了。

他生性不愿任何人失望,生性不具备高傲。何况又被许多来信末尾的“盼”字所感动,他便会努力地给这些听众写回信。

可渐渐地,他发现这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他一天的时间全花在回信上,他也写不完。

没有办法,他也就只能像他人那样,直接交给团里代为处理了。但心里,他总觉得对这些听众相当抱歉。

至于下基层部队演出,那是一种两极的感受。他喜欢战士们的真诚和质朴,但有的部队领导却很让人作呕。对某些人来说,他们这些文工团的人已经成了借机吃酒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