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得越来越容易、便利,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但是,情感始终成了现代人的一块心病,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种原始的最佳状态。
就说过年吧,我们的物质不可说比以前差,甚至比以前丰盛得多;我们的利是也不可说比以前少了,而且比以前多了不少。我们大鱼大肉了,收了不少利是了,也到处游玩了,但偏偏没有以往过年的气氛。
串门拜年以前还挺流行的,现在不复存在;团年饭也是为了吃而吃,交流感情的成分被省略了。很多深层次东西没有了,替代的是被物质包裹的浅层仪式。
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时代,人际关系变得复杂,靠血缘等传统因素不足以维持,于是产生了契约,似乎没有了契约,人们之间没有信任可言。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出自政---治---家之口的名言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展现出“前不见古人”的上升趋势。
譬如,现在的子女对父母的关系,不是如何孝敬父母,让他们颐养天年,百年归老,而是对身后的遗产虎视眈眈。
相信这里面也有科技的影响吧,这以网络的影响为甚。
现代人都不爱口头交流,而沉迷于网络交往工具,声形并茂的话语变为一个个枯燥的文字符号。现在为什么有如此多网恋呢?我想,他们肯定在现实的土壤中找不到感情的慰藉,只好无奈地求助于网络的。
由于网络交往的匿名性,谁也不知道谁的真实面目,口口声声说是美女,说不定是丑陋的野兽。说实话,网络虽然很不真实,但有时令自己比较安心,免于面对面的羞涩,可以比较自由、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也许正由于如此,有时人最丑陋的面貌在网络里会展现。
过度理性会扼杀美感,抑制美感的产生。
美的本质是古老的话题,现在好像没怎么提及了。我们以前对美的本质一直都竭力地作出解释,理念说、形式说、关系说、生活说、游戏说、境界说、实践说……无不是我们熟悉的理论。
这些理论固然有道理,但只能顾此失彼,终究不能给我们一个完满的回答。最后,维---特---根---斯----坦站出来做和事佬,说“一切解释不了的东西都应该保持沉默”,好像宣告美的本质的探究已经变得没有意义。
这个观点恐怕要遭到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因为马----克----思----主-----义提出“世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东西,没有不能认识的东西”。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