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追问,余光却瞥见典察司正门走出来两道人影。
下值了!
小姑娘立刻把先前的一丁点疑问抛之脑后,站起身,一个身影一个身影地分辨着,直到瞧见了她心心念念的人后,再也按耐不住满心欣喜,喊了声“意哥哥”,朝他奔过去。
隋意将她接了个满怀。
“祯儿妹妹怎么不在家里等我?”
小姑娘环着他的腰:“我等不及了。”
这下,隋意是再多的话也说不出口了,只能问:“等多久了?没累着罢?”
“没有,这儿的守卫大哥特别好,还给我搬了张凳子坐。”
陆宜祯说着,松开手,给他指了指大门一侧的守卫,却见本还嬉笑闲谈的两名守卫、不知何时、已经惊恐地抱在了一起。
……
两个人先到潘楼街尾的刘记汤饼铺子用了顿晚膳。
从汤饼铺子出来后,天色已经擦黑。
夜市上的人潮逐渐变得汹涌起来,熙攘喧哗,孩童的打闹声、小贩的叫卖声、行人的交谈声交织汇杂。
两旁楼舍的檐下也亮起了灯笼,橙黄、淡青、赤火的颜色点缀在夜幕之下,照亮了镂雕精致的窗棂。
隋意牵着身旁的小姑娘,缓慢地顺着人潮前行。
“意哥哥,我们要去哪儿?”
“汴水河。”
他的声音杂糅在诸多喧噪之中,颇有几分缥缈。
隋意偏头,浅笑看她。
“我带你去放盏灯。”
自河边小摊处买了两盏莲花样式的灯,两个人穿过人浪,来到了浮光粼粼的汴水河畔。
今晚并不是中元、中秋这种特殊的节日,因而水面上漂浮的河灯不太多,只零星散落了一两个,好似晴朗夜里、暗幕之中的稀疏星子。
陆宜祯趁隋意点燃莲灯的间隙,往两旁打量了一番,发现这片河堤她曾经来过——正是六年前中元节的那个晚上、她找到隋意的地方。
那时候,他也在这里放河灯。
孤身一人,连贴身小厮都不肯带。
“祯儿妹妹,好了。”
清缓的声音将她的思绪唤回。
陆宜祯抬手,接过隋意递来的一盏、已经点亮的莲花灯。
他也捧着相同的灯,暖黄的烛光投在那张白皙昳丽的脸庞上,晕得轮廓柔和、笑意温软。
陆小姑娘一眨不眨地看着他,微微有些失神。
“祯儿妹妹,今日是我母亲的忌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