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哥军团发起攻击后,曼施坦因竟然只是稍稍抵抗,便连继后退了三百二十公里。
戴高乐和他的第四军呢?这三天里更是创造了又一次以少胜多的奇迹。七十二小时连续对德军发起反击猛攻,第四军向北推进了整整三百六十公里。而古德里安,竟然也一反常态只是稍做抵抗以后,立即撤军……
这是怎么了?一向高调冲锋的德国人,怎么会在戴高乐出现在战场以后,突然变得异常脆弱了呢?贝当想不明白,连阿方索十三世和丘吉尔也想不明白,德国人这是怎么了。
但是很快,唐朝便将答案抛了出来:最近一个月,由于安西与西亚国家共同的伙伴国家美利坚正在与日本人在太平洋上进行大规模空战、海战,所需燃料十分巨大。安西也好、西亚各国也罢,生产能力有限。所以,对德国为首的轴心四国再次减少了成品油输出配额。
哦,原来如此!德国人燃料跟不上了,有再多的战车那不也都只能当钢铁炮台、矗立在原地不能机动作战了吗!
贝当似乎明白了,关键时刻,唐朝选择了这样一个美国与日本打消耗战的关键时刻让戴高乐带着部队返回法国。其背后,一定还是有很深的政治目的的。
一向看不起政客的贝当,其实早在几年前便曾经在一次私人聚会上,指责过唐朝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军人、更像是一个军事与政治两手都很硬的怪物。
这样一个怪物,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让戴高乐回到法国。而且一回来,就接连取得了两场大胜利!这意味着什么?贝当似乎感觉到了,戴高乐看上去是他的一把利刃、唐朝送给法国人民的一把利刃。实际上,却是他个人总统生涯的催命符……
法国总统、三军总司令,权利在手。贝当不屑于政客,但在这样一种微妙的时刻,他也不得不玩弄起政客的伎俩来。他要干嘛呢?他竟然突然下了一道更加让全世界吃惊不已的命令:因戴高乐违抗军令、免除戴高乐第四军军长职务,以中奖军衔滚回他的新8师去当师长……
可怜的贝当、可笑的贝当,您是老糊涂了吗?
当唐朝得知这个消息后,一点动怒的意思都没有。相反,倒是感觉到贝当既可笑、又可怜。可笑什么呢?可笑的是,他竟然敢在国际社会都高度关注两战全部大捷的戴高乐时,下令撤人家的职。这无疑,是让其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渴望尽早得到秘密协定中相关利益的英国和西班牙人反对他的起因。
可怜的是,一旦英国、西班牙从支持变为反对贝当,安西根本什么都不需要做,他贝当都只能成为一个悲催的无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