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组织结构,唐朝根本不担心哪个将领可以如过去那些旧军阀一样,随便地登高一呼,就可以真正形成对唐朝的反对。更不可能出现从前那样各位割据、拥兵自立的情况。
经过两次连续的整编,唐朝再西北军军事组织规则上。已经明确确定了任何一个军事主官,都不可能长期呆在一个位置上超过三至四年。
比如说,一个营长,做了四年的营长以后,必须调到其他完全不同的部门中去担任职务。不调动,或者无处调动的,要么退伍、脱军装。要么回军校深造后求升职。而调职成功以后,一般都只需要再一线部队混上两到四年,就可以晋升职务。
同样的。对于已属于西北军巅峰状态下的各集团军司令、军长和师长们,也是如此。一个位置上坐四年,不调动不是军校就是脱军装回地方去做宪兵或者jing察、再或者干脆直接做诸如省里官员一般的地方zhèngfu官员了。
在这个方面。唐朝的规定更加明确。一级上将,退出军界以后可以去做副部长、副省长。二级上将,转业以后变成地方zhèngfu的厅长级官员。中将军官,回地方从副厅长级做起。少将军官,离开军队以后从正处级开始从头开始......
在这一套体制确定以后,除了诸如蒋方震、张孝准、蔡锷他们这西北三杰以及穆海林等唐朝一直真正完全信任的高级将领外,所有将军们也都是很害怕一个不小心,四年任期后没机会调职而脱军装走人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套全新确定下来的体制,注定各基层作战部队中不会再出现地方小团伙、小派系根深蒂固的情况。
“报告!”
就在蒋方震、张孝准刚想一起开口再说什么的时候,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在司令部外传了进来。
报告声落。一个身上穿着少尉军装的女军官,健步走入房间。
对着唐朝一个标准的西北军礼后,朗声说道:“报告委座,西北军留守司令部少尉书记官赵一荻,奉命赶来前线。听从委座重新分配工作。”
看着眼前这个女军官,唐朝愣住了。这不正是běijing城里、赵家大宅中那位刚刚过完十七岁生ri、还在燕京大学上学的赵一荻、赵四小姐吗?他怎么跑到前线了?
完全下意识间,唐朝不假思索的问道:“你什么时候参军的?谁批准你参军的?谁让你来前线的?”
一连三个问题,让赵一荻眨着一双大眼睛怯生生地看着唐朝没有立即答话。
微微愣了一下后,赵一荻突然露出迷人的一笑:“委座,怎么了呀?我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