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个江南之后,他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平均土地、鼓励农业工业生产,并且寻得良种,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江南一带顿时再无饥馑。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只能说明镇国将军乃是天才,无愧于“镇国”这一封号,却不够资格称王。
真正让镇南王名声轰传天下的却是发生在两年前的“抗旨”一事。
隋帝杨广不能忍受第二次征伐高句丽的惨败,开始酝酿第三次出征。
江南富庶,自然入了杨广的眼,成为了征兵征粮首选地。杨广传下圣旨,调集江南民力。只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杨广亲封的镇国将军竟然抗旨不遵。
这种行为顿时惹恼了杨广,一连发下十二道圣旨责问。
可惜镇国将军根本没有搭理的意思,直接托人带话给杨广:“远征高丽,劳民伤财,你若出征,我便造反称王。”
杨广顿时惊惧万分,第三次征伐高句丽无疾而终。
天下人拍手称快。
无论为政、治军都有不世出之才能,引人遐想,若是他登高一呼,势必无数豪杰文人来投,顷刻间便能占据半壁江山。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安定了江南之后,他便深居简出,几乎不再离开镇国将军府。
唯有一道道政令不断从扬州将军府传达而出,推行江南,无有不从。
在江南一片区域,甚至隋帝杨广的圣旨都不如镇国将军府的将军令好使。
一则谶言流传了出来:“淮水以南,镇国称王。”
“镇南王”的外号便不胫而走。
镇国将军府坐落在扬州城内,作为将军府所在之地,扬州城一时之间便成为了整个南方的中心,变得无比繁华。
城内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与从前有了天壤之别。
寇仲和徐子陵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两人虽然是外来者,在扬州城流浪多年,算不得正式居民,但是在一年前将军府重新编制户籍后,他们的籍贯便成为了扬州。
两位少年的好运不止于此,他们在墙头偷看石龙武场演武时,被号称“扬州第一高手”的场主石龙发现形迹,却没有责罚,而是收为了弟子。
不但如此,被石龙收为了弟子之后,他们还获得了竹花帮高层赏识,由原先竹花帮外围打手提拔为了香主。
被扬州第一武场,扬州第一大帮同时看重,他们可谓是一步登天。
也难怪他们有梦幻般的感受。
徐子陵躺在木板穿上,抚摸着火烧般疼痛的下巴,双眼炯炯有神:“小仲,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加入将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