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
广州守军人员损失较大,但还没到失去战斗力的程度。历史上广州失守更多是因为城墙塌陷,士兵心理防线崩溃,很快进入明军常见的赛跑环节导致。守序的援军给守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重新整顿后,以本地人为主的守军依然有一定战斗力。
不管真心还是假意,如果不想投降鞑靼人落个没下场,广州这些原属成栋的部下未来全系于守序一身,至少在表面上,守序接管指挥权并未惹来非议。
守序离开总督衙门。
“林守节。”守序喊过卫队长,“你带100人控制小南门。”
“主公,那你呢?”
“我与东水营在一起。”
“请主公与我一起守在小南门城楼,将前线交给安德烈营长。”
“我不在,东溪防线绝无可能守4天。”
“时刻守卫主公身边,是守节的使命。”
守序暗叹一声,日本人轴起来没治了。“小南门是我军唯一的退路,我只能交给最信任的人。守节,我把后路交给你,在我们没撤离之前,小南门一定不能失守。”
林守节脸涨得通红,“除非卫队全军玉碎,否则小南门一定会在我们手中。”
守序一笑,催动坐骑向前。
身后有马蹄声传来,守序扭头一看,是李建捷。
“大统制,你没有给我分任务。”
守序一摆头,示意李建捷跟上,边走边说。
李建捷是广州最骁勇的骑兵将领,历次出城反冲锋基本由他率领。
待李建捷的马并排后,守序道:“建捷啊,你义兄(李元胤)给我来信,嘱咐我一定把你带出来。广州接下来轮到肇庆,你义兄需要你这员勇将。”
“我知道,但我不会丢下兄弟们自己先跑。”
“你还有多少兵?”
“精兵700,其中100多骑兵。”
“你意如何?”
“掩护撤退需要我的骑兵。”
“是的,我需要骑兵。”
“我有数十最勇敢的骁骑,每出战,鞑子首级挂满马身。”
守序深深看了李建捷一眼,李元胤及其义弟形成的派系与守序有深入合作,这种关系甚至可以追溯到弘光元年。李元胤三弟李元泰目前正在钦州隔壁的广西太平府,那是守序与李元胤商议后,在大陆留的一着后手。李建捷对此心知肚明,他主动要求与守序一起行动。
广州城坐北朝南,自越秀山望海楼至大南门的承宣街为全城轴线。承宣街宽2丈5,全以条石铺就,在17世纪是一等硬化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