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浮墨小说 > 1640四海扬帆 > 第24章 广州之战1

第24章 广州之战1(2 / 3)

险的航行段。

galliot船和戎克船吃水浅,通过沙洲较为容易。

永历四年十一月初一,1650年11月24日。守序船队通过海珠石与海印石炮台,在白鹅潭停船下锚。这里的珠江宽度超过海里,望之如海。

海里的宽度意味着鞑靼人即便占领江对岸,也无法通过修筑炮台封锁江面。航道距岸边的距离,超过红夷大炮有效射程太多。这同时意味着广州无法从陆地包围。

广州明军以水师总兵吴文献控制东、南两面城墙,以山顶木城控制西城墙和大部分北城墙。

自鞑靼人三月初六开抵广州城郊,广州战役正式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8个月。

尚耿两藩原无重炮配属,在江西、南岭先后缴获明军27门红夷大炮。进抵广州后,鞑靼人火力不足,强攻广州三次尽皆败北。

广州明军频繁出城反冲锋,肇庆明军连续攻打三水、清远,尚可喜耿继茂压力山大。最紧张的时刻,鞑靼人围不下去了,藩下兵丁要求撤出广州死地。尚可喜硬顶着不撤军,一面向江西求援,一面修筑长壕坐守城北大营。

随着更多江西援军到来,鞑靼人的局面逐渐好转。尚可喜派投降的丛化知县季奕声铸炮,数月来共铸成46门大炮,合缴获重炮共73门。尚可喜通过搜刮、外购,给每门炮储备了500发弹药,全军单火药就储备了40万斤。这也就是在广东,全国其他任何省都没有这种军火动员能力。

与广州明军一样,鞑靼人也请了2名荷兰炮手指挥炮战。他们握有主动权,得以将重炮全集中到广州东北角,用一个月的时间逐步打塌城外各炮台,将火炮推进至距东北城墙不足600米的阵地。

东北角是广州城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如果不能夺取敌军炮兵阵地,广州城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船队在怀远驿靠岸,2000琼州明军踏着整齐的脚步,进入广州南门。

琼州明军深受登辽水师影响,盔甲带有浓厚的边军风格,颜色样式简朴,无多余装饰。军官头戴红缨六瓣铁尖盔,一身大甲叶全防护的铁扎甲。

长矛兵鸟枪兵中混有少数黎族和瑶族刀盾兵。士卒无头盔,尽以布巾裹头。上身着背心状的布面铁甲,下裹绑腿,后背处标出所属营头番号。各兵种以头巾颜色相区别,长枪兵裹以红巾、鸟枪兵裹以蓝巾,刀盾兵裹以黄巾。

军中未携带加农炮,后队拖着十几门佛朗机和劈山炮等步兵炮。

曾经繁荣的南天都会城内门户禁闭,坊内刁斗森严。道路两侧,偶尔从门缝窗隙中露出一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