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表个态,船一定要派,各家说说能出多少船?”
黄斌卿一笑,“我出80艘船。”
王朝先诧异道:“你总共只有90艘海船,剩下那些8桨16桨的货可出不了远门。”
黄斌卿笑而不答。
贺君尧、王之仁听了,若有所思。
沈廷扬点点头,“明辅你决定了?”
“是,我无意再与张名振相争,普陀和朱家尖二岛养不了我的部属。打粮既非我愿,不如去婆罗洲吧。”
刘孔昭抬眼看过来,“你全军都走?”
黄斌卿:“普陀有四座寺庙,朱家尖岛可以种点蔬菜番薯,我算过,最多留兵500,领民2500。其他人我都带到婆罗洲。”
王之仁、贺君尧对视一眼,“黄帅,我们与你一起走。”
王朝先怒道:“你们也要跑?”
贺君尧不理他,“我留兵250,水手领民1500,战船15。”
王之仁叹气,“诚意伯,你一直说小长涂山太小不够住,我把大长涂山让给你了。”
沈廷扬略有些诧异,“宁国公你全师走?”
王之仁:“我与贺帅商议过了,大瞿山有堡有炮,我也留一半兵,水手领民1500,与贺帅的人同守大瞿山。来舟山的移民越来越多,全堆在岛上也不是办法。”
在沈廷扬支援下,舟山稍大一点的岛屿几乎全被占领,5镇和很多小股明军分岛而守。移民越来越多,粮食缺口也越来越大,运人走是必然的事。
三镇明显私下有联络,做出的决策基本一致。留下大炮军火和基本的守军,其他人南航古晋。
沈廷扬会前已知道他们的决定,他没有立场劝阻。沈廷扬有花东作为后备基地,他们只有古晋。
刘孔昭:“三位将军,我留在舟山,犬子就拜托几位照料了。”
刘孔昭也会转移一部分领民,不过他自己不走。
“王将军?”
贺君尧提醒王朝先。
“我便是想走也没那么多船。”
“同僚一场,我帮你运些人,古晋是我们未来的希望,现在的投入几年后就是十倍返还。”
王朝先默认了。
数日后,舟山240艘海船扬帆南下。
沈廷扬出100艘船,他没有运人。
徐孚远、曹云霖坚决离开舟山,随黄斌卿走。
王之仁的船队中,水师游击戎大帅回望慈溪所在的方向。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亲吻家乡的土地。
————
注1:依托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