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浮墨小说 > 1640四海扬帆 > 第52章 批判的武器

第52章 批判的武器(3 / 5)

了一定默契。成栋自率军攻梧州,打跑陈邦傅,后随即按兵不动,连收复了广东高州府的施尚义也不管。

李元胤走出府衙,他清楚,事情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当初本镇南下,家属全部留在了松江府。

总督佟养甲在广州兵力最少时,手下只有200人,面临岭南三忠围攻局面非常危急,一不小心可能就完蛋了。是李成栋率军及时赶到,救了佟养甲的命。

随后李成栋在佟养甲面前提了几句思念家人,佟养甲便投桃报李,向北京上疏,请求放还李镇家属,“使戮力戎行者室家完聚,而无内顾之忧。”

辽人上疏,北京就是给面子,同意了。只是广州与北京距离太远,奏疏一来二去花费很多时间,松江的数千老人妇女小孩现在还没到。

……

宜兰州署,昏暗的鲸油灯下,守序奋笔疾书。

肩上忽然披上一件皮氅,女人轻柔的声音传来,“天寒,别冻着了。”

守序轻轻拍着肩上白皙的手指,“谢谢。”

“在写什么?很少看到你写东西。”

“一些凌乱的想法,还没整理完善。”

惠湘好奇地拿起桌上的白纸,噗嗤一声,女人笑了出来,“这字,这字还是一点进步都没有。”

守序用鹅毛笔,左起横排书写,文字也全是俗体字,与他日常显示的对史书的熟悉程度并不相称。不了解的人一直当守序是个不读书的文盲,只有身边的近人才知道实情。惠湘肯定是其中之一,只是看到守序的字经常忍不住嬉笑一番。

守序的字在这个时代的文化人面前自然是不够班,他无所谓地耸耸肩,给冰凉的茶杯续上热水。

惠湘先喝了一口,接着看了下去。

……

宜兰移民使用简陋的工具,艰苦地与自然斗争,国人吃苦耐劳的特质在这里展露无疑。

可悲的是,无论是在明朝还是在鞑靼人统治时期,中国坐拥世界上水热条件最好的天然农耕区,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精耕细作技术,他们也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这三个最优秀叠加,却造就了世界上最贫穷的人民。

天主教传教士们为了在罗马教廷那里彰显传教的功劳,在各种描述中突出中国很富,这是严重脱离实际的。极少数贵族富商豪绅之外,只能看到无数毫无财产的同胞。

许多人相信中国非常富有,可那只存在于童话之中。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这一幅员辽阔国土上数量如此之多的极贫家庭。

明朝大多数官僚并不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只是寻找掠夺的对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