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臣之争,党派门户之见。身为刘伯温的后人,刘孔昭过往劣迹斑斑,但他却是大明朝开国功臣,理应与国同休的勋贵中,唯一没有投降之人。
杨文骢身负救援衢州,遮蔽仙霞关的使命。可博洛就在衢州,他和刘孔昭根本无力与建州主力战斗,现在只能试试能否保住衢州后的仙霞关。
从处州直接去仙霞关的官道已被切断。杨文骢与田仰,长子杨鼎卿,监军道孙临率兵4000,南下温州与福宁州的要隘分水关,再经建宁府向西北增援。这是绕了一个大圈子,杨文骢一路强行军,抱着一线希望。
仙霞关原本是郑鸿逵的防区,郑藩守军却在郑芝龙一纸命令下,撤回了漳泉。关上仅余督师黄鸣俊的义勇,战斗力很弱。
杨文骢拼命赶路,到得浦城时,仙霞关已失守。无奈之下,杨文骢只得退向崇安县。兵至樟树村,奴骑已迫近,杨文骢长叹一声,“不走了。”
田仰:“就在这打吧。”
一方是疲弱的步兵,一方是精选的骑兵,此战从一开始结果就已注定。
杨文骢父子三人战败殉国,妾室秦淮姬方芷生和朱玉耶自刎而死。
孙临与葛蕊芳亦同赴国难。
在这一刻,华夏大地上三朵血色的鲜花绽放出一生最华美的篇章。
田仰力竭,降了。他是马士英贵州重臣集团里唯一投降的人,却也终身未仕虏。
……
南直隶,松江府。
吴淞总兵李成栋的兵力理应有7000人,包括5000战兵和2000水手。
江宁调令来,命他率本部4100兵南下增援定南大将军博洛。
建州征南大军虽然进展顺利,可数战下来,损失也极大。尤其是各镇绿营兵,伤亡逃散已去了近三分之一。
博洛眼前还有福建和广东,他向江宁征调李成栋这只绿营第一强军。
李成栋点兵,分散驻防在整个松江府的副总兵杜永和、张道瀛、杨大福、梁得胜,参将张月、养子李元胤、李建捷,都来到吴淞所城。
李成栋:“新朝制度,我们出兵不能带家眷,女人孩子都要留在松江。”
杜永和:“总镇,我们的骑兵只剩下300,数量太少。”
李成栋摆摆手,“南兵脆弱,300骑够了。”
张月:“这个阎可义、郝尚久都是什么人?”
李成栋低头看了眼简报,“都是当初跟随凌炯的河防军,兵败后被执送北京。江宁为了增强我们的兵力送来的。”
李元胤撇撇嘴,“还有罗成耀,以前是左良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