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翼说杀人,那肯定杀人。
崇明诸军,水师纪律一般比陆军好。黄蜚与士绅交好,不会去打粮,所以被共推为盟主。吴志葵本乡本土,更不会祸害乡亲。张鹏翼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守序曾亲眼见到,一次大潮水淹没了张鹏翼的军营,水已涨至小腿高,在张鹏翼下令之前,全军无一人敢离开营伍。
张鹏翼死扛着坚决不打粮,于百姓秋毫不犯,夜过民居而不入,士兵也不敢有所违逆。这只部队维系到现在,全靠张鹏翼的个人魅力。
崇明军纪最坏的是张国柱、李士琏和下江监军道荆本彻,去了上游的前海盗顾荣军纪都比他们好。建州之前能在江南传檄而定,和明军这种军纪败坏的行为导致士民离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时候,百姓无暇也不敢分辨来的明军到底是谁的部下。
军纪太好,强迁崇明移民的事交给张鹏翼做也不合适。沈廷扬把张鹏飞要过来是驻守岱山岛,防备海盗袭击移民。偌大个岱山列岛,光张鹏飞一部肯定不够,守序也请了杨羹卿移防过去,他手上的300贵州兵放在崇明也没有用处。
岱山岛的良港比泗礁山多,岱山本岛有高亭港,大小长涂岛之间有长涂港,均是岛屿山峰围起来的优良避风港。
剃发令后,招募移民变得容易了。既然没有合适的明军,守序投入了自己的军队和金士英的兵帮助“说服”移民。
沈廷扬暂时无力开发大小长涂岛,所有的移民都安置在岱山本岛。从崇明至岱山70多海里的航程,全程戗风,跑一趟得一周多的时间。因为潮流风向的影响,六月闰六月,近两个月的时间也只来得及跑两趟,运过去近两万人。
守序也在加紧自己的移民运输,包括梅尔维尔号在内,所有能出海的船都投入了运送。他与沈廷扬的分工是,江南和崇明归沈廷扬招募,江北由守序招募。李士琏和张国柱在通州大肆掳掠,难民流离失所守序便把他们接到崇明来,其中也少不了花钱。
泗礁山地方不够了,守序新占领了衢山岛,原崇明守备队整建制移防过去。守序的船没有沈廷扬多,运过去的移民不到一万,加上前两波去泗礁山的移民,一共两万五千人。
七月初,守序得到了翘首以盼的增援。
阿勒芒率台北分舰队倾巢出动。旗舰拉斐尔号、基隆号、淡水号、暴风号、罗浮号、西礁号,以及鉴江号、钦江号两艘通报舰在马迹山下锚。
鉴江号通报舰驶入长江,接上守序。
当悬挂提督旗的鉴江号绕过马迹山后的海湾时,分舰队全体,泗礁山三座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