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浮墨小说 > 1640四海扬帆 > 第26章 与崇明的明军会师

第26章 与崇明的明军会师(2 / 4)

应岛屿形状变化的历史。到如今,整个崇明岛有耕地14000顷,人口25000户,十六万人。为了抵御寒潮北风,崇明县人民在岛屿的北方,修筑了一条长达50里的海堤。海堤挡住了倒灌的海水,让昔日的盐碱地变成沃壤。

……

守序站在岛北的海堤上,举目四望,一片绿油油的棉田,长势很喜人。松江棉布甲于天下,崇明人民种植棉花,能从发达的棉织业中享受丰富的收益。可是,站在1645年,这却不是一个能用于复兴的基地。即便在承平年间,崇明每年也需要外购十万石左右的粮食,才能补上本岛粮食种植的缺口。

守序与沈廷扬并肩走下海堤。崇明岛是沈廷扬的家乡,虽已多次合作,但这还是守序与沈廷扬的首次会面。

士兵搭好凉棚,桌上摆放有两盘西瓜。时值盛夏,西瓜是此时不多可以略带走一些暑气的食品。

……

“季明先生,请你放心,你的船队在台北一定不会有事。“

几个月前台北雇佣沈廷扬的船队帮助运输难民,现在船还没回来,守序要做些解释。

“……我们都是海上跑的,船就是我们饭碗。季明先生,也许你应该把部分船队分散到更安全的地方。”

沈廷扬拿起一片西瓜,吃了几口,缓慢地说道,“为了驱逐鞑虏,我把所有身家都投入进去。狠不能再多一帆一船,岂敢偷片日之安。”

南京失守,明朝的残余势力已是大为弱势。从地图上看,南明还有浙江、福建、半个江西湖广,滇黔两粤,形势似乎还不绝望。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南明解决不了军队的粮饷,他们的财政一直处于崩溃之中。以沈廷扬的能力,守序相信他很快就能发现问题关键所在。

沈廷扬刚从前线回来,守序便先问起淮东的情况。

沈廷扬叹息一声,“缺粮,建虏占领区更惨。建虏的沂州总兵夏承德所属兵丁,数十名家属因为饥饿而悬梁自尽。兵丁若此,百姓更加凄惨。”

守序点点头,几十万建州人口搬进北京,进一步加剧了粮食危机。原本明朝对南方的经济压迫非常严重,北京所需漕粮400万石,其中仅苏州、松江二府就提供了93万石。建虏刚进关,没有得到江南漕粮,就只能压迫北方州郡,其中山东尤甚。

以海州为例,现在斗米5钱银。老百姓根本不可能承受这样的粮价。守序觉得这简直就是在杀人。

暹罗米价一般是一石米二钱白银,中国很多地区如今的粮价是南洋的数十倍。高粮价一定会有很多难民,现在是南风期,季风不合适,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