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浮墨小说 > 1640四海扬帆 > 第12章 你的功罪不会由敌人来定论

第12章 你的功罪不会由敌人来定论(3 / 4)

守序不觉得八旗兵能打下来。

杨文骢看着名单,眉头直皱,除了吴县吴有性和苏州薄珏,他一个人也不认识。“这都是些什么人?”

“都是一些工匠医生,”守序笑道。

即便是薄珏,如今在江南也只是小有名气,这是因为他曾在安庆巡抚张国维幕府中效力,用制造的望远镜等器械帮助明军打退了农民军,张国维推荐他做官,薄珏却拒绝了,回苏州隐居。如果不是精于杂学,杨文骢也不会认识他。

“这几个都是什么人?”杨文骢随手指了几个名字出来。

“景德镇的工匠。”

“陶瓷匠人不行。”杨文骢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守序有些无奈,都这光景了,明朝还把景德镇的陶瓷工艺视为核心机密,看来得另想办法。

“黄复初,吉坦然又是谁?”

“南京修钟表的匠人。”

杨文骢点点头,“可以。”

守序舒了一口气。中国自古不缺能工巧匠,西洋自鸣钟传入中国后,南京和上海的工匠最先投入了仿制工作。几十年下来,葡萄牙人说如果给出同样的成本,中国工匠能造出比欧洲更小的自鸣钟。南京4户,上海3户,守序打算全部带走。钟表意味着齿轮,意味着燧发机。光有理论毛用没有,这时代都是人工操作,得靠工匠打出来。

“茶农100户,丝织工100户,棉纺100户,可以。”杨文骢一行行过。

“芜湖铁匠我不能保证,现在那里是黄蜚的防区。”

黄蜚的登辽水师南调后,被派往采石,守卫南京西面的长江防线。目前是仅次于江北四镇的强大武力,杨文骢表示要回去商量。

……

一阵乌云飘过,江上忽下起了小雨。

两人一边饮酒,一边谈判,半天的时间,终于敲定了最后的价码。南京财政拿不出现银,因此守序选择了要人和货物。杨文骢的官位虽然不高,守序大部分目标也不在镇常二府,但以他在黔党中的地位,搞定大多数并不是什么问题。弘光朝廷还是有运作能力的中央政府,对江南大部分地区的统治力与崇祯朝区别不大。

“羹卿”,杨文骢把儿子叫过来,“这是我的三子,我打算让他也守在金山。”

“兵宪不再考虑一下?金山可能会是最前沿。”

杨文骢哼了一声,“为国尽忠是我辈的本分。杨某的儿子更应做的比别人好。”

守序颔首,明朝的大臣有很多投降的败类,但像杨文骢一样的也并不少。他的大儿子杨鼎卿升官速度很快,现在已是都督衔的勇卫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