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即位的明朝新天子,把黄斌卿提拔为总兵,所部5500水师调入长江,以做江防。现在舟山群岛由定海总兵王之仁代管。王之仁是崇祯朝提督东厂太监王之心的堂弟,手下虽也有一只水手,但战力不强。
因此短暂地,舟山群岛的防御力量处于很薄弱的阶段。守序选取了舟山群岛最东面的嵊泗列岛作为这次的基地。
守序换乘小艇登上嵊泗列岛的主岛泗礁山,登陆地点选在泗礁山著名的基湖沙滩。
沙滩长达2公里,滩石宽广洁净,沙质细软,人行其上,如履地毯,兼之空气清新异常,使人颇感舒适惬意。抬头望去,沙滩之上为黑松翠竹环拥,一抹茂林长达10余里,漫漫碧海金沙,水天空阔,一派原始自然的景象。
泗礁山面积有21平方公里,在南宋也曾是海上一处大集镇。经历明朝几次禁海后,岛上就只有寥寥百余户渔民人家。泗礁山靠近长江口,在舟山本岛东北,明军在本地几乎没有防御力量,一度是海盗啸聚之地。
舟山群岛有很多可做良港的海湾,但多数都在舟山本岛附近,接近明军控制核心区。守序现在不想过于刺激明朝政府,远离舟山本岛的泗礁山就是他最好的选择。作为海军基地,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岛屿有淡水;海港可避风避浪;空间足以修建炮台。泗礁山勉强集齐这三个条件。
泗礁山是个岩石岛屿,经数百年来汉民的开垦,沿山傍水有一些农田。本岛面积适中,制高点位于岛屿西南部,经测量海拔210多米。在岛屿西南侧,制高点下,泗礁山岛与西南面的离岛马迹山围成一座海湾,泗礁山与马痕山挡住了西南和东北季风,海谭时常风平浪静。嘉靖朝的大海盗王直曾以此为巢穴,名将俞大猷称这里为龙窟。在后世,马迹山港是亚洲最大的铁矿砂转运港。
踏着碎波与细沙,守序带着技术人员来到泗礁山最高峰插旗岗下的石柱码头。这里是岛上渔民躲避北风的潭湾。
远处马迹山下,岛屿向北面深出的海岬围成了一个200米见方的海湾。这是周围唯一不需要兴建防波堤就能同时避开北风和南风的港湾。海湾不大,但暂时足够用了。
菲尔霍夫扭头看看背后的制高点,对守序说,“阁下,要确保这个海港,我们至少需要兴建3座大型炮台。”
守序颔首,“马迹山一座,石柱码头一座,插旗岗山顶一座。”
刘进卿道,“大人,泗礁山最大的平地在岛北面,如果考虑到可能的移民,那边是不是也要建一座炮台?”
菲尔霍夫看了这个中国人一眼,摇摇头,“也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