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成就。而往往一个细小环节的突破,才能同步带动其他细节的进步。如此互相不断促进两千年,人类才进入了大工业时代。
陈守序没有妄想现在就能炼出液态钢水,坩埚钢都不敢想。液态钢水出现在蒸汽机之后,并不是个偶然。没有大马力的鼓风机,仅靠蓄热室、人力水力鼓风机、炉体风道的修改,要炼出液态钢水并不现实。即便是某个时期的土法炼钢,在初始阶段的方案中也要配备电力鼓风机。
金城工业现在需要的,是完整复制出欧洲现有的钢铁冶炼技术,然后才能谈的上发展与进步。
舰队的铁匠和研究院的人能复制出欧洲现有高炉的人很有几位。
陈守序打开他们的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不列颠系和德国系。英国此时有直接生产熟铁的块炼炉和生产生铁的高炉,德国则比英国多了高炉身块炼炉。他仔细看着两个方案整个技术路线的区别。
不管是哪条路线,都使用了水力鼓风机,冶炼用的燃料均是木炭。
对陈守序来说,这两条都不难满足。东南亚最不缺的大约就是水,金城是个年降雨量2000多mm的地方,境内河道众多。
煤炭炼铁会出现各种问题,炼焦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陈守序也没有稳定的煤炭来源,而金城不缺木材,用木炭正好。暂时,他将煤炭炼铁的科技树划掉了。
水力鼓风机也不问题。在这里,金城的欧洲工匠倒是一致放弃了手风琴式皮革鼓风机,改成了中国的活塞式风箱。中国用挖空的大树树干做活塞气缸,比皮革更优越。
高炉炼铁,技术上没有难度。德国多使用的矮炉腹型高炉,英国多使用高陡面炉腹型高炉,陈守序大笔一挥,两座炉子都建,哪个好用,炼了才知道。
然后是高炉身块炼炉。生铁锻打可以得到熟铁,理论上确实不再需要块炼炉了。但既然现在各国都依然在使用块炼炉,那自然经济上也有其可取之处,陈守序也不管,建。
熟铁吹炼炉在英国和西班牙现在还有些残留,陈守序想了想,也建。技术储备阶段,冶金史的每一步他都不敢跳过。
接着是生产熟铁的精炼炉。德国路线用一座敞炉,整个精炼过程都在锻打。英国用两座敞炉,第一座是精炼炉,用来脱碳。第二座炉用来贮备再加热的铁供锻打之用,叫锻炉。陈守序小心地选择了英国路线,他朴素地认为两座炉比一座好。
精炼炉依然要用到水力鼓风机。精炼的过程中,还需要锻打。因此还要配上脚踏的锻锤和水力锤。此时的锻锤还难以锻打超过100公斤的铁坯,不过陈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