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战队和水兵是作战的核心力量,其次是雇佣兵和苏禄人。霍尔雷恩起码见过他们打仗,其他的部队更多则是安排了辅助的任务。攻城战,有很多土木工程性质的工作。
攻城火炮由长水号炮甲板火控官加德纳统一指挥。24磅炮、18磅炮是攻城火力的核心。天气已经比较热。炮兵都光着膀子,各种炮弹堆积在一旁。
陈守序拉开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墙上的守军。每个城垛旁都有3名士兵。城内将大部分力量都集中到了这一侧。
陈守序没有使用什么花样的打算,他要用炮碾压对手。
24磅炮开炮,攻城开始,其他各种型号的火炮也加入了合唱。北大年城头射来的反击火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头几轮的射击后,按照火力部署,部分火炮停止了射击。此时的火炮连续开火时间并不长,需要大量的冷却时间。为了保持火力持续,只能轮流发射。
城砖被敲碎,城垛垮塌,士兵抱头鼠窜。陈守序满意地看着炮击效果。
为了避免毒日炙烤,士兵们搭起帆布的凉棚。运送饮食的补给都安排好,士兵轮流休息,上阵。北大年也有很大一片居民区位于城墙之外,陈守序命令禁止士兵擅自进入居民区,以免遭遇伏击。陈守序决心一点点稳步前进。
炮击断断续续进行了一天,没有投入步兵。第二天,见城垛已经被打的稀里哗啦。霍尔雷恩投入了陆战队。轻装步兵走在最前,用散兵线驱逐小股敌人。随后是身着盔甲的长矛手。他们排成4排的密集队形,枪尖超前,踏上居民区的街道。其余火绳枪手在他们的两侧提供掩护。
陆战队整齐地开进居民区,始终保持着队形,在熟悉街道的华人向导带领下前进。军乐伴随着呐喊,他们战斗力极强,没有人心存怜悯之心。
方阵在居民区扫荡,杀戮效率及其高效。严密的阵势不仅震慑了敌人,同样也震慑了友军。
肃清了城墙外的居民区,野战炮兵连将火炮推到城下,给陆战队的士兵提供近接支援。
见火候差不多了,除了200人的预备队,霍尔雷恩投入华人、高地人、苏禄人,向城墙发起冲击。被战斗刺激起血性的士兵冲到城墙下,竖起攻城梯。火绳枪和野战炮提供火力支援。没有城垛的掩护,守军根本无法站住脚。
望远镜中,切支丹手握倭刀,冲在最前面。得知每个人都能分到属于自己的大片土地后,这些日本流亡武士是士兵中最狂热的。最先攀上城墙的也是他们。
大多守军的注意力全被攻击城墙的士兵吸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