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抬步上台,其他人紧跟其后。
众人落座后,王翰和大家进行了10多分钟的互动后,便到了媒体提问环节。
王翰道:“因为今天到场的媒体朋友们众多,所以我们每一位媒体有一次提问的机会,请见谅。谁有问题,请举手!”
话音落,台下瞬间密密麻麻举起一片手掌。
“有请《人民日报》这位美女。”
记者起身,问:“您好翰哥,您好李凡,我有个问题,新考据学创立之初,您的创作动机是什么?”
李凡道:“当时没有特别的动机,原因很简单,为了应对《博雅杯》的考试,机缘巧合下,便开始了这门冷门研究……”
第2个问题。
新华社记者:“据我们所知,目前对新考据学进行深入耕耘的学者中,普遍都是40岁以上的教授学者等人,是不是这意味着新考据学研究还是处于金字塔顶层,与普通大众或者学子无关?那国学普及还有希望么?”
李凡:“大多数学术研究都是处于金字塔顶层的,我们对此的研究,能唤起少数人的兴趣,那就可以了。”
……
第5个问题。
记者:“请问,新考据学重要还是女朋友重要?”
(现场笑声顿起。)
“女朋友重要,因为我女朋友也研究新考据学!”
记者再问:“那顾亚婷如果从未研究新考据学呢,女朋友重要还是新考据学?”
“抱歉,我不能回答你,因为之前说过了,每位记者朋友只有一次提问机会,抱歉。”
(现场笑声、掌声起。)
第6个问题:
记者:“这个问题是问小玲老师的,据我们所知,李凡起初各方面都表现平平,那他的才华是什么时候开始展露出来的?”
李凡打断道:“也并不是全都平平,也有一直很出色的地方,你们都知道了,我有两箱子情书。”
众人笑声后,小玲老师道:“他一直很聪明的,但最初并不太努力,但经过了一个暑假后,他就脱胎换骨了,可能是顿悟!”
……
提问环节一直到7点45终于结束,但大多数媒体并没有获得提问机会。
王翰:“我们新书发布会正式结束了,接下来是新书签售会环节,在这里,我们一起提前祝贺李凡新书一路畅销,为当今图书市场带来新的风气!”
掌声落下,媒体朋友开始分列两侧,为准备购书的粉丝们让路。
7楼楼梯口处,粉丝们正在排队等待着,为首的正是那位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