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并不是关盼盼的作品,是后人强加于她的,这个作品恰恰是张仲素的。
在五代人韦縠所编的《才调集》中就被误置于‘盼盼’的名下。到清人编纂《全唐诗》时,遂将张仲素的《燕子楼三首》以及张君房《丽情集》胡诌出来的‘和白公诗’全都收在‘关盼盼’的名下。
甚至连《唐诗纪事》中虚构的盼盼临终前所吟的两句诗,也以《句》为题收入同卷。”
顾亚婷撇嘴道:“你说是就是啊?证据呢?”
李凡笑道:“这个诗词归属解释起来不是三言两语能搞定的,我只举一个例子,巨著《管锥编》里曾把《燕子楼》诗的第一首误引为关盼盼诗,当时责任编辑指出此诗实为张仲素所作,钱先生乃据之改正。
大师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你讲错了也没关系啦!”
顾亚婷不服,道:“那白居易的《感故张仆射诸妓》这首,你又如何解释,那明明就是满腹的遗憾!”
李凡笑道:“你又听古人言!
黄金不惜买蛾眉,
拣得如花三四枝。
歌舞教成心力尽,
一朝身去不相随。
这首诗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你活着的时候纳妾买妓,对她们悉心爱护,到死了的时候,谁能下去陪你?
《唐诗纪事》把它说成是白居易赠给关盼盼的诗,并虚构出关盼盼的和诗“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相随”云云,其实,全然不是这样。题云‘诸妓’,这就说明了根本不是单指一人,根本就不是针对关盼盼一人的。
当然,这个大家都能看得懂,不过是大家都往八卦了猜测,以为白老先生含沙射影呢。”
顾亚婷追问:“就是含沙射影嘛,你想想他白居易和关盼盼之间的关系,你朋友挂了,朋友的媳妇还和你很熟,那你写这诗什么意思?还‘诸妓’,这明显就是借此讽刺关盼盼!”
众星闻言齐点头,纷纷站队:
“嗯,亚婷这个说得在理。”
“人之常情嘛,要是我有朋友挂了,如果他媳妇和我很熟,打死我也不会写这种诗的,我一定会避嫌的。如果我写了,那我一定是对他媳妇有意见,必然是含沙射影之作。”
“同意!”
“这个我也同意顾亚婷的,有道理!”
……
得到众人支持的顾亚婷不自觉地下巴上扬,面颊露出得意的笑容。
李凡见状,笑道:“是谁说的白居易和关盼盼很熟的?这个没有明证。而且,白居易有个和家妓的故事。”
这个家妓叫樊素,善唱‘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