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才17岁,开学才高三,其他17岁的孩子出息点儿的在背诵《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之类的文章,而这孩子,竟然写《诗词论》?还是让《诗刊》总编惊呼为天才作品的《诗词论》,太不可思议了。
你记忆力强大,过目不忘,书读得那么多,所以你在节目中圈粉无数,这个可以理解,但《诗词论》这是原创啊!
李凡笑眯眯地看着她,道:“缓过劲儿来了么?”
“差不多了。”
“哦,那该我了,”李凡学着沈妍刚刚的语气和表情道:“我的天啊,20出头当主编?我接受不了,让我缓缓!”
沈妍白了他一眼,“我爸让我来的,走吧,和我回家。”
离咖啡馆不到百米,两个走进了一个小区,沈妍家便住在那里。
沈妍打开门,冲厨房喊道:“爸,妈,饭好了么?”
只听厨房传来急切的脚步声,然后只见朱康快步走了出来,满面堆笑,边走边用手在围裙上擦拭了一下。
朱康见到李凡的那一刻愣住了,急道:“哦,这不李凡嘛,你和我闺女碰到了?”
沈妍摇晃着手指道:“no,no,no!他不是李凡,他今天叫大学者!”
“什么?等一下,我有些凌乱,让我缓一缓!”朱康说罢,紧紧地闭着眼睛,揉了揉太阳穴。
不愧是父女,连惊诧的反应都一样。
但为什么女儿不随父姓呢?这个则是一个倒插门的故事。
打死朱康他也不愿意相信,眼前这个文化偶像会是《诗词论》的作者,可,这是既定事实啊。
但不管怎样,“大学者”上门,自己稍后拐弯抹角考一考他,就基本知道他的底子了,先好生招待吧。
朱康想到这儿,连忙道:“小凡,快坐。”
“诶,好的叔叔。”
李凡坐下后,只见朱康怪模怪样地看着自己,把自己弄得浑身不舒服。
朱康收回目光,给李凡倒了杯茶,道:“小凡,饭菜还得准备1个小时左右,这有上等的碧螺春,你尝尝。”
“喝茶是个好习惯。”李凡接过茶杯,仔细看了看,轻轻嗅了一下,道,“汤色碧绿清澈,香气浓郁,的确是极品碧螺春。我想起了陈康祺一首诗。”
朱康问道:“哦?哪首?”
“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自珍。
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
朱康兴奋地道:“看来小伙子很喜欢碧螺春啊,来尝尝。”
李凡又闻了闻,放下茶杯,道:“那个,叔叔,家里有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