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浮墨小说 > 择日走红 > 第465章 国际红

第465章 国际红(6 / 10)

百个观众能抢到票。

这样小规模地点映下去,上座率高不说,会抢票去看这部电影的,大概率也是这部电影的真正受众,因此,前期的观众口碑就能慢慢积累,扩散。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一多起来,自然而然的,不明情况进电影院的观众就会变少,对这一类电影感兴趣而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就会变多,而口碑所形成的集聚效应,也会慢慢地显示出来。

到这个时候,再进行全国上映,可能效果就要好很多。

电影推向市场,就是运营产品的逻辑。

怎么让它卖得好,是最核心的思维,这个时候,口碑好不是它的护身符,而是它的广告语。

陆严河的建议被符恺听进去了。

符恺很认真地去跟发行公司的人沟通这种模式。

点映是每一部电影都会做的。

但是,用长达两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做有组织的点映,那是一件耗时耗力却不见得有成效的事情。

因为它没有变成一个行业惯例。没有形成行业惯例的东西,就意味着沟通成本、协调成本以及运行成本的成本叠加。

然而,发行公司的人在认真研究了一番后,跟符恺的反馈却是,他们认为《荣耀之路》适合做这样的尝试。

尤其是在美国绿谷电影公司的施密特·劳利正式向《荣耀之路》片方提出想要购买欧美地区的发行权,并为《荣耀之路》安排去冲刺今年的北美颁奖季后,国内发行公司坚定了要做这样尝试的想法。

“如果《荣耀之路》真能在北美颁奖季冲出一点声量来,《荣耀之路》的点映场次,完全可以结合北美颁奖季的节奏去安排。”发行公司说。

他们在陆严河的想法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九月开始在国内做极小规模的点映。

等到十月份,北美颁奖季开始前哨奖项的提名公布和颁发,如果《荣耀之路》真能获得一两个提名,那就继续特别点映,去蹭北美颁奖季的影响力和宣传热度,如果《荣耀之路》冲不出个什么水花来,那就从十月份国庆档结束以后开始全国上映,靠十月底、十一月的国内电影奖项来冲刺票房。

“既然这是一部获奖片,就别让奖项只干增光添彩的事了,也让那些奖项的影响力,给电影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票房吧。”发行公司的人是这么说的。

“一百五十万美元,买断欧美发行权。”

这是施密特·劳利提出的条件。

因为符恺在这方面真的没有经验,而他制片公司的人更是没有国际交易的经验,最后还是陆严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