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7年开始,连续三年亏损的华艺。
眼看着今年有机会扭亏为盈了。
这对当下风雨飘摇里的华艺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时机。
按照预测的《唐山大地震》内地6.5亿票房计算。
这部华艺实际投资3152万人民币的电影将为华艺带来超过2亿的营收和7000多万的净利润。
只要华艺下半年不出现类似《甲午大海战》这样血亏的项目。
公司今年盈利是很有可能的事。
王中垒觉得自己又站起来了。
他拿出手机,打给了江澈。
“江总,我王中垒啊!”王中垒嗓门很大。
“王总,有事吗?”江澈语气平静。
“江总,其实《唐山大地震》这个项目筹备的时候,
我有想过找你分担部分投资的。”
王中垒故意如此,就是为了让江澈心生懊悔。
“呵呵,谢谢王总的好意了。”江澈的语气没有波动。
这种小伎俩他压根不会上当。
“江总,错过了《唐山大地震》不要紧,
华艺还有一部类似的电影,江总有没有兴趣啊?”
王中垒说的正是《1942》。
这是90年代,冯晓刚经人推荐,
看了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后产生了将其拍成电影的强烈愿望。
只不过,
剧本迟迟过不了审核。
这一卡,就是十多年。
现在,随着《唐山大地震》取得了耀眼的成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上面的态度有所松动。
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刘震云已经在着手修改剧本了。
这部同类型的电影立项是迟早的事情。
同样,《1942》如果拍摄,
冯晓刚还是会选择跟华艺合作。
这就是王中垒打给江澈的底气。
他用《1942》做诱饵,希望华艺能参投部分双城映像的电影。
“谢谢王总的好意,我心领了。”
江澈委婉的拒绝了。
王中垒一说类似《唐山大地震》的电影,他就知道是《1942》了。
而《1942》是个大坑。
他才不会往里跳呢!
“那真是太可惜了。”王中垒假模假样的感慨了一句。
江澈不上钩就不上钩吧,
《1942》这样的优质项目,多的是人愿意合作。
当然,华艺肯定是要占大头的。
电话挂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