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彻抬头顺着哨骑所指方向望去,果然见不远处依山傍水处,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寺院。
红墙金瓦,林木掩映,暮色中钟声悠扬,颇有几分宝相庄严的气象。
李霖在一旁疑惑地看向李彻:“老六,你何时与这些和尚们打过交道?”
李彻缓缓摇头。
他自己是个穿越者,对神佛之事向来敬而远之。
即便在原身的记忆里,也并无任何礼佛诵经的偏好。
倒是已故的庆帝,似乎对佛教颇为尊崇关照,印象颇佳。
这时,杨璇打马过来,谨慎地开口道:“殿下,城内初定,局势未明。”
“末将以为,还是莫要节外生枝,我等应在府衙妥善休整,明日尽早登船离去方为上策。”
其余将领也纷纷附和。
李彻沉吟片刻,却缓缓摇了摇头:“无妨,既然对方以礼相请,又是之出家人,本王就去看看这位高僧究竟有何指教。”
“或许,能有些意外的收获也未可知。”
他心中自有考量,在此地遇上僧人,未必是偶然。
佛教在中原经久不衰,自然是有用处的。
李彻的思维越来越偏向统治者,即便对佛教印象平平,该利用还是要利用。
于是,一行人稍稍转变方向,朝着那座宝禅寺行去。
到得近前,更觉此寺气象不凡。
山门高大,殿宇重重,香火看来极其鼎盛。
即便是城中大乱之时,寺内依旧可见僧人穿梭,怕是不下百数。
大殿内供奉的佛像更是宝相庄严,金身璀璨,熠熠生辉。
连李霖都忍不住低声赞叹:“好生兴旺的香火,看来此地的住持,或许真是位有德行的高僧大德。”
李彻却是笑而不语。
佛法修为的高低,何时与寺庙的规模、佛像的金碧辉煌划上等号了?
他对此并无太大偏见,深知哪个群体都有好人,也有坏人。
佛教中肯定有清修向善之人,也难免有借佛敛财、六根不净之辈。
步入宝殿,只见一名身披锦绣袈裟、面容清癯的老僧正端坐在蒲团之上,闭目诵经。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头顶,赫然烫着十二个整齐的戒疤。
李彻见状,神色倒是稍稍郑重了些。
他知晓在这时代,僧人头顶的戒疤数目,往往象征着其修行年限和愿力深浅。
十二个乃是最高之数,非大毅力、大决心者不能承受。
如此看来,这老和尚确是有几分真修行。
李彻走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