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一定程度就不一样了,混乱的管理让大家摸不清头脑,进而逐渐演变成对公司的伤害。
这时候就需要正规的企业管理体系,而不是保持原样。
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也算是每个初创小组织发展壮大后的必然。
“除此之外,我们也会帮中兴在国外牵线,帮助你们走出国门。”
小灵通系统的出现,让星海通信和日本的ntt、泰国tot公司都有了不错的交情。
只要竹下雅人开口,两家电信公司都会给中兴和华为一个机会。
“真的吗?”
“当然,不过需要你们的产品质量过关。”
“行,没问题。”
侯文贵决定回去就加大再交换机项目上的投入,一定要拿出行业一流水平产品。
到时候配上价格,在固定电话市场绝对无往不利。
同样的条件,竹下雅人也通知了华为。想必李一男已经开始猛猛肝,从而尽早达到星海集团对外交易的标准。
是的,因为条件限制,华为和中兴的设备前期会交给星海集团进行销售。
这也是为什么,星海通信愿意支持两家公司对外扩张的原因。
同行确实是冤家,但能带来大量利益的同行就是最好的朋友。
当然,能这样做的基础是星海通信在两家公司都有投资。
如果双方公司联系一般,就算之前私人关系好,也很容易反目成仇。
前世华为同李一男离开华为后创建的港湾公司,就是反复成仇的典型案例。
李一男刚离职的时候,华为对他很不错。不仅支付了3000万的股票赔偿金,还愿意让他代理华为旗下产品。
但每个中间商都有取代上游公司的梦想,李一男也不例外。
他靠着代理华为的产品发展壮大,然后花大价钱挖角华为员工开发同类产品。
很快,两家公司反目成仇,任正非开启激烈报复。
只要是港湾公司的产品,华为就算亏本也要比对方便宜,从而抢走港湾公司市场。
不玩虚的,玩的就是一力降十会。
华为的计策很成功,资金不充裕的港湾公司很快就扛不住赔本经营的压力,只能卖身套现。
公司的性质随创始人,因此中兴远比华为更容易满足。
星海通信很快和中兴达成草签协议,只等竹下雅人前往特区签下正式合约。
送走侯文贵一行人后,小野健次再次来到会长办公室。
“会长,你就这么看好两家公司的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