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泡沫破裂后,日本政府为了提振经济开启的大基建,预计将在明年结束。
星海建筑能拿到的工程项目,很快就会大幅度削减。
没那么多工程,自然没法养活大基建时代扩招的新员工,只能让他们换个公司换个岗位。
“哦,星海生活的新增岗位都不够用?”
“是的,大概还有2万人没法安排。”
星海生活每年新增的岗位非常多,单单一个星海食品就要新增上万人。
但星海生活其余几家公司招人再多,也填不上基建结束后星海建筑的窟窿。
曾经工程项目抢的多开心,此时就有多痛苦。
不过星海建筑还不是行业里最难受的,最难受的是日本新入行的建筑公司。
它们承接着最艰苦,赚钱最少的外包工作,却面临第一波就要倒闭的风险。
至于老牌大公司,则不会有这些问题。
因为它们并没有在日本大基建时期盲目扩招员工,许多非核心项目都是外包给其余公司赚中介费。
星海建筑背靠星海集团,虽然是行业新手也可以玩这一套,但星海集团正处于扩张时期,能在结束大基金后消耗掉这部分员工,也就没玩这些小把戏。
“行,那你联系斯卡利和小野健次,他们那边应该可以。”
星海科技和星海通信都有属于自己的制造工厂,并且对于工人的需求一年比一年多。
尤其是随着小灵通的热销,两家公司都在拼命扩招。
这可是在发展中国家足以媲美手机行业的大市场,2万工人根本不够用。
当然,星海科技和星海通信主要是在中国招人,日本这边的工厂没有那么多。
但就算如此,也足以将2万人塞下。
“嗯,这下就没问题了。”
“那就好,星海集团可不能出现大规模裁员。”
一名建筑工人后面就是一个家庭,星海集团立志要做负责任的大公司,就不能出现因业务调整让员工大规模失业的情况。
当然,这一模式只有家大业大的公司玩得起。所以星海集团也不会拿出去宣传,免得招惹麻烦。
不过星海集团不宣传,有心人也能看到。
因此星海集团在人才方面的招聘,也将一年比一年有优势。就算星海集团工资低一些,估计大家也更愿意加入。
为什么眼下日本青年喜欢报考公务员,不就是图个工作稳定不失业吗?
“是,会长!”
小林博明心里很感动,再次为自己能加入星海集团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