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人集体开采,规模宏大。
所以选择这里,以此时的技术来开采,比较容易。
选择好地点后,陈宏在河南宜阳县的义马矿区附近,就近建立了大规模的炼煤窑场。
第一步,先建窑。
在地上挖长10mx宽3mx深1.2m土坑,窑墙厚1m。
第二步,装煤。
分层堆叠烟煤,每层厚30cm,压实后撒草木灰隔氧。
第三步,烧制。
窑顶留点火孔,底部开8个进气孔。
点火后封堵燃烧完成的进气孔,全程控温900-1000c。
8-11天后熄水取焦,得炭率约60%。
烧制出来的焦炭热值比木炭高40%,硫含量低(<0.6%),减少钢质脆化。
1吨焦炭可冶炼0.5吨钢,效率是木炭的3倍。
在陈宏的技术指导下,大秦开始在这里挖了一个个窑炉炼煤。
产出了一车又一车的焦炭,运往湖北大冶炼钢。
搞定了焦炭问题,陈宏就开始着手炼钢。
选择的正是湖北大冶的矽卡岩型磁铁矿伴生铜矿。
这个铁矿号称“华夏铁矿之母”,含铁量50%~60%,含铜0.5%~2%。
这里的铜矿从春秋战国就开始开采了,露天与地下结合开采,地表露头矿可以直接挖掘。
而且铁矿储量高,高达1.6亿吨,供给此时的大秦开采使用,绰绰有余。
这里的铁矿经简单破碎即可入炉,炒钢脱碳效率高。
共生铜还可炼青铜器日常用具。
青铜虽然比较脆,韧性低,比不上铁器。
但青铜器天生耐腐蚀,不像铁器那样容易生锈,更加耐用,也更容易铸造加工。
用来做生活用具和礼器,青铜还是不错的。
选好地点后,陈宏在这里建立大规模炼钢场。
在地下挖出了一个个缶式炉,炉膛呈“缶底”状(口小腹大),深约0.5-1米,内壁涂耐火泥。
这种地下结构保温性强,热量集中,不会逸散到空气中,燃料消耗降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