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皇帝已经开口,就算是特许恩赐,赵子称也只好再拜谢:“臣侄惶恐!”
赵佶哈哈大笑:“听说你在高丽时,据理力争,让高丽人心甘情愿承认我大宋军队拿回来的土地,都归大宋。跟金国人据理力争,还能折服金人让他们不敢狂邀岁币。
怎得在朕面前,却如此惶恐?这点胆气,也能如古之蔺相如、苏武么?朝中如今可是多有大臣,说你远超真宗朝的曹利用了。”
赵子称不卑不亢道:“臣侄实在不敢与古人相比,臣侄以为,此番能不辱使命,主要是官家洪福齐天,天命在我大宋。臣侄当时疑似观察到一个问题,金国国主似乎有重病缠身,臣侄便是赌金人比起我大宋更拖不起,才据理力争。
若非官家的天命让金主寿促,臣侄便是说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亦不能废岁币!”
赵子称这番道理,刚才大朝会上不方便说。毕竟趁着别人的君主有可能要病死这种机会、趁火打劫趁人之危,那也不是大宋这种以天朝上邦自居的国家能公然宣扬的。
所以此时此刻,没有外人,赵子称才发自肺腑地坦诚相告。
赵佶闻言果然颇为惊讶,同时也被勾起了浓厚的兴趣:“哦?那完颜阿骨打竟是要阳寿将尽了么?那如今他可有……”
赵子称:“臣侄不敢妄自揣测,但以常理度之,阿骨打纵有不测,金人为了避免动摇其士气,也多半会选择秘不发丧。
臣侄以为,金人狼子野心,此番交还土地、对我大宋履约,未必是因为他们真讲诚信。或许只是力有未逮、迫于无奈。
因此我大宋对金国的边防,不宜轻言放松,也不宜为了争取更多尚未分配明确的利益、就轻举妄动,授人以柄。虽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只要小心谨慎,不授人以柄,还是可以拖延休养生息。
如今燕地残破,需要数年经营方能重归稳固。只要我大宋未来数年谨慎行事,不落人口实,长久之后,彼消此长、我大宋必能渡过时艰……”
赵子称最后一句话,说得稍稍有些过,但不说完又不可能。他的目的是好的,但赵佶听后,对于“时艰”二字却有些不喜。
在赵佶看来,如今天下太平,简直是本朝最大的盛世!蔡京早就说如今“丰亨豫大”,现在又补全了赫赫武功,文治武功都那么强,有什么“时艰”!
不过,这句话也算是扫了赵佶继续逗人玩的心思,语气稍稍转冷,换了个话题道:“且近前来。”
赵子称知道,对方肯定是要自己抬头看看清楚、是否认出皇帝来了。他也知道这一刻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