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浮墨小说 > 文豪1978 > 第530章 传播业第一股(感谢跃马天山的盟主)

第530章 传播业第一股(感谢跃马天山的盟主)(5 / 9)

于明报企业成功上市的新闻铺天盖地的出现在香江各大报纸的版面上,陶玉书和金庸的形象以及言谈也被媒体们广泛报道。

上市第一天股价增长93%,市值达到46.5亿港元,证明了市场对于明报企业的认可和期望。

在许多媒体看来,明报企业成为港股传播业第一股只是时间问题了。

事实证明,这些媒体猜对了,但没完全猜对。

明报企业上市第二日,股价继续攀升,只用了不到一周时间,股价便由3.2元提高到了9.2元,累计涨幅187%。

市值也来到了69亿港元,成功赶超东方报业的63亿港元市值,成为港股传媒业第一股。

这个股价和市值对于刚刚上市的明报企业来说,肯定是虚高的,但也证明了市场对于明报企业的信心和认可度。

从上市前的一个多月到上市后的一周多时间,陶玉书一直开启着卷王模式,没有一刻懈怠,不是才接受采访,就是在接受采访的路上。

5月23日,《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刊登了一份关于陶玉书的深度采访。

这份报纸是《华尔街日报》在1979年创办的综合性日报,亚洲版的总部就放在了香江。

作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华尔街日报(亚洲版)》从创刊便成为了亚洲财经新闻领域的权威杂志。

自六十年代开始,香江报业的发达程度便冠绝亚洲,即便是报业同样发达的日本也稍逊一筹。

明报企业上市短短几天之内便成为港股传媒业第一股的位置上,自然引起了《华尔街日报》的关注。

早在去年它们就关注过陶玉书收购明报集团的事,还将陶玉书捧上了香江“传媒女王”的宝座上。

现在《华尔街日报》的话可以说是极有先见之明,它们自然不能放过宣传自家报纸远见卓识的这个机会。

“初见陶,很难想见她已经35岁了。当然,这只是视觉上的第一印象——年轻、貌美。

实际上她掌握着两家港股传媒上市公司和在亚洲规模首屈一指的电影公司,以她年纪取得这样的成就是难以想象的。

笔者对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旺盛的精神状态和斗志,她似乎不知道什么叫疲倦。

每天早上8点,她会准时出现在公司大楼里,职员们见面会以‘林太’来称呼她。

中国人并不冠夫姓在前,这是香江人独有的习惯,陶对此并不排斥,反而很高兴,她说她的成功离不开丈夫的支持。

她特意强调,这并不是中国人的谦虚习惯,而是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