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如此。
17岁的他,已经非常自信,这个世界没有谁,他过不去。
两脚打开有一个非常低的重心下沉,他的运球是在脚外侧,当吹杨沉下去的时候,你都很难用以往的防守经验去面对。
假如你坚持要让身体面对篮球这个切面,那可以下一秒就把你过得干净,但如果你选择防守吹杨的躯干,那他敏捷的内切步,又像奶油刀一样,切着你的一侧掠过去。
加上他的快节奏的运球,特雷杨的难防程度,直线上升。
陈放一对位就感受到了,他的重心被调动,左右摇摆那刻,吹杨忽然一个拖曳横拉,陈放跟着滑步,但脚刚动,就看到吹杨合球出手。
已经封盖不及了,只能扭头去看。
当看到球进的那刻,陈放体会到自己射别人的时候,对方是啥心态。
好吧,这是应该的。
对自己安慰了下,陈放也有些上头,是的,身在局中,无论多睿智,只要进去了,你就感受完全不同了。
11:11。
下个回合,陈放在队友掩护下接球出手,但小波特的挤掩护成功,干扰了一下。
陈放的出手要平时更快一些,球砸在后框弹起,莫坎队随后发起快攻,吹杨持球一条龙,面对提奥和海德两人包夹,用一个拉杆解决战斗。
场上忽然火爆的场面,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气氛一下就攀升到沸点。
“嘿,你还能挺得住吗?”吹杨来了句垃圾话。
“担心你自己吧。”陈放回了句。
随后,陈放攻击欲望变得很强烈,面对小波特,陈放通过战术清空附近,形成单打局面。
208的小波特臂展并不算出色,只有213,但因为身高,他的摸高是274。
比陈放多了4厘米,每一厘米都意味着防守成功率在上升。
用一个单侧跨下调动了对方的防守,衔接体前变向做交叉步突到左侧,但小波特这一次很好的判断出来,第一时间没摆脱后,陈放面临的选择就不多了。
他顺势合球,后撤步出手。
出手就觉得有问题,看着球和篮筐已经偏离,陈放立刻后撤。
果然,篮板被拿下,再次形成快攻,还是特雷杨持球,他在空中跳起,强迫陈放跟随跳起做出封盖,一个背传,给到跟进的小波特,后者用双手灌框得分。
这次攻防,让莫坎找到了感觉。
教练立刻提醒了队员,防守策略也随之改变。
“让迈克尔去盯中国人,你在最前面盯着,随时转换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