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三班六房那就得自己跑。
这年头,交通不便利,自己跑,挨个统治,一个政令就能要人半条命。
衙门的这群人上马都需要人顶着屁股往上推。
在长安城内吃个酒,都要钻轿子。
没有人会傻到这么做。
因为一道完整的政令需要经过决策制定、决策行移、决策执行、决策核查这四项,少一项都不行。
这不是余令想出来的,是历朝历代衙门做事的标准。
只不过现在被人玩坏了,主官直接决策制定,然后决策执行,少了行移和审查。
拍脑子的政令很威风,可受苦的全是百姓。
余令知道自己很笨,不可能创建出一个简单且有效的办事流程。
余令也很懒,直接下令今后的知府他们政令必须执行这四步,少一步政令就是不合格的。
经手人必须签字,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砍谁的脑袋。
责任到人。
没能进入知府衙门的人余令也没放过,自己名下还有一千军户呢!
这些人刚好分出去练兵,名头是扫黑除恶,打造盛世长安。
他们熟悉余令的那一套,照葫芦画瓢就行。
如此一来,长安的护卫力量一下子就够了。
已经到了武功卫所的余令轻轻地将官印放在桌上。
如今的余令是正儿八经的经历司长官。
官职全称,经历掌司事。
余令给刘敏宽五百匹马不是在讨好他,而是在真正的感谢他。
只要余令手拿经历掌司事官印,布政使姜槐道就算有一千个心眼他也只能干瞪眼。
他的手伸不进来。
因为布政司管经历司属于越权。
最有趣的时候经历司是一个又小,又独立,又管的宽,已经是名存实亡的小衙门。
这里面才两个人,余令还是主官。
布政使根本无法锁定经历司。
无法锁定就没法穿小鞋,在这个部门,只有余令有给下属穿小鞋的机会。
哪怕岁末的考核,哪怕负责考核官员的巡抚来了,哪怕这个巡抚是姜槐道的亲兄弟,他也考核不到经历司。
除非他姜槐道成为三边总督,军政一手抓。
望着官印,高明邱腰杆挺的直直的。
余令离开的这几个月,他心惊胆战了几个月,经历司就剩下他一个人了。
他生怕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下来,他的脑袋就飘到了旗杆上。
现在好了,余令回来了。
俗话说的好啊,天塌了有个高的先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