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脑袋想出来的。
这种硬件设备控制终端app,很多人真的有了之后,可并不一定非得每天都得用上。
很多用户可能几天才用上一次,毕竟这不是“刚需”。
所以如果真的有1500w的日活的话,那么对应的月度活跃用户可能就是有上亿左右了。
这是什么概念?
v厂现在一年手机的总销量也不过是在3000w左右,这个用户数据,相当于,当下三年v厂的销售数据。
“哈哈,吴总,别生气,别生气,我们也是过于相信吴总的实力了,这个目标对于其他人来说当然是有难度的,但毕竟这个项目是吴总您这边亲自负责...当然了,这个只是初步的意向合同,如果吴总您这边觉得目标太高,完成不了,那我们可以碰一个相对容易的目标...”
吴舟被这高帽子一下子戴上了之后,虽然说很清楚,这人就tmd是在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但不得不说的,话好听。
一些如果不太“理性”的年轻人,可能真的就被他们这一番话给架起来了,然后为了自己的脸面,不好意思太“杀价”。
但吴舟毕竟不是一般人。
哪怕被戴了高帽,但脸上依旧表情平淡,没有看出半点高兴。
随后吴舟也是完全不搭理他们这茬,直接开始了行业对标app的数据对比分析。
也不说什么其他对标对象,直接就是拿粗粮他们家来举例。
米家是他们公司的亲儿子,他们投入的资源有哪些?
小米公司当下市场规模如何。
手机年销量是v厂的多少倍。
等等
这些数据,吴舟都是烂熟于心,所以也是张口就来。
最后,吴舟再来一个收尾,直接引用某位老总,之前在会议里,言之凿凿地质疑吴舟,在不占有什么优势的前提下,凭什么会有信心能超过粗粮的那些话?
这么一番话之后,坐在吴舟对面的几人,也是顿时面露苦笑地看着吴舟,随后彼此对望
“那吴总,您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负责谈判的v厂的高管,却是并不会因为吴舟这么一番直怼,而有什么不悦,相反的,还频频点头,似乎很是认可吴舟说的这番话。
这人就是一个老狐狸,表面上看一直都是和善的,还会经常性的说一些站在吴舟角度的话,但实际上
其实商业谈判,态度不重要,说的话的多和少也不重要,谈判的过程中,只要是把最根本的“需求”牢牢记住就好了,不要被轻易带偏
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