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一愣:“你说什么?”
姚闻清点点头,语气格外认真:
“陆总,我不是说现在的合作代工不好,效率和品质也都能达标,但现在我们产能已经要压线了。”
“就按现在星舟的交付速率,如果再爆几次,我们的生产节奏会被彻底打乱。”
“现在星舟和星鳍的设计核心、控制系统、影像模组、同步模块,全都是我们自己实验室开发的。”
“这些技术已经逐渐成体系,如果一直交给外部组装,一方面不利于保密,另一方面成本也高。”
“而且我们未来的方向不是只做两款设备。”
“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生活沉浸科技的路,那后面可能还会有更多类型的产品。”
“比如全息教学模块、虚拟运动体验舱、家庭剧场系统……”
“如果每样都要拉外部资源对接,那我们根本跑不过需求增速。”
“想真正把观鲸这条线做长,做稳,做深入,那我们就得把生产这块牢牢握在手里。”
“你看我们现在销量,已经足够支撑一条自己的产线启动。”
“所以我觉得,自建工厂,是最稳妥,也是最划算的路。”
陆明听得有点发懵。
这就是行业迭代型人才的威力吗?
“你这……都已经想到全息教学模块了?”
“你们是怎么回事?晚上不睡觉的吗?”
姚闻清倒是一脸坦然:
“其实我们就两种动力源。”
“一个是看到有用户因为鲸跃而感受到快乐。”
“另一个,就是我们自己做得也快乐。”
陆明一边听,一边不自觉点了点头。
姚闻清这话说的确实是在理,
他看到用户给差评的时候,也是一样充满动力,感到快乐的。
而且,一点都不会感觉到累!
但说实话,他原本真的没想到一个实验室能烧出这么大动静来。
而且,现在看来,姚闻清是早就打算认真做产业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
“干脆我们鲸跃自己建一座厂?”
姚闻清点头:
“是,也必须是。”
“再这样发展下去,晚建不如早建。”
“我们现在看似销量喜人,但只要我们自己造得慢,哪怕有热度,也容易流失用户。”
姚闻清继续说道,
“陆总,您看,我都这个年纪了,还能熬夜熬得不打盹儿,不就是因为心里有劲嘛。”
说完,他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