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服役,到04年退役的30年时间里,真正的实战记录也就是两伊战争中,仅有几次击落伊拉克落后战机的距离,射程还不是太远。
美国人唯一公开的实战记录,是99年卡尔文森号航母起飞的f-14d战机对两架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5战机发射了两枚,结果是这两枚导弹都因为发动机故障而没有击中目标。
真正的超视距空战,第一款在超视距空战中获得战果的是国内的pl-15超视距空空导弹,在印巴较量中诞生:pl-15在预警机的数据支持下,在160公里外击落了阵风、苏-30、米格-29等战机。
可谢威不能说。
真说了,上级首长们都会觉得自己在胡说。
让首长们保持着对西方先进技术的恐惧,有利于国内技术发展。
这年头,恰恰是美国人吹牛逼最厉害的时代,甚至在未来几十年,苏联解体后,美国人一直靠着ppt来保持世界领先,一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20年代后,疯狂追赶的中国怎么都无法达到美国人公布的性能,可实际上各种先进武器都公开了,美国人也没有拿出能跟性能不足美国人公布性能80%的同类型装备抗衡的装备。
中国人才意识到,美国人是吹牛逼的。
美国人负责设想,中国人负责实现。
世界就是如此魔幻。
“要达到这样的射程,我们还有很远的路需要走……”
谢威也跟着叹了口气。
“要多少经费?”
“每年最低1亿,这还只是战机相关技术领域的投入。另外,还需要西北工大等更多单位的配合,组织全国攻关,十年时间内,我们可以拿出一款跟目前f-16性能水平差不多的战机。”
李瑞皱起了眉头。
谢威提出的这要求,是组织全国技术大攻关啊!
全国技术大攻关,这需要非常强的统筹能力,几乎动用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
李瑞能不清楚这里面的难度么?
谢威没明确说,他自然也装着不知道。
每年至少一亿的研制经费,空军咬咬牙,还能勉强拿出来。
问题是这根本就不是每年一亿的经费能解决的。
一亿,只是战机相关技术研究消耗的,其他的配套,都不算在里面的。
“我会向上级说明的。具体的等结果吧。”
李瑞深吸了一口气,对谢威说道。
“校长,实际上不需要全国技术大攻关,我们已经有了详细方案,不过呢……”
“不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