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你们在担心什么!”
张鸣秋不乐意了。
看看刘德宝负责的军品项目,跟伊拉克人谈判,5亿美元都没持续多长时间。
不仅很快达成了合作,资金都已经到位了。
“后续你们注资,我们拿不出钱……”
刘建云愁眉苦脸地说道。
“合作后,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产能建设,三年内,汽车业务的贷款每年只还利息,三年后偿还本金,并且根据情况,学校可以提供更多贷款……校企办不再往汽车产业中注资!”
谢威总算明白了122厂为什么一直拖着。
自己根本就没想要持续往汽车产业中投入,稀释对方的股权。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运输业的需求猛增,国内汽车制造并不是国际上那种标准化的流水线制造。
整个一汽,年产包括吉普、越野车、轿车、载重汽车在内的各种类型车辆,78年也不过才刚刚完成58000辆的产量,比75年的60205辆还少了差不多2000辆。
根本没法跟国际上的汽车巨头们比。
一汽的命运是注定的:合资!
谢威要从一开始就培养能抗衡合资汽车的汽车制造厂,打造一批国产汽车品牌,不能让外国公司把钱给赚走。
122厂不合作,二汽也能合作。
甚至一开始就可以直接按照10万辆产能来建设生产线。
标准流水线加汽车零部件外协,根本就不是事儿。
哈城是重工业基地,机械制造厂多了去了。
“校企办不会通过持续注资稀释你们的股权。校企办产业多,对汽车产业没有那么看重。”
张鸣秋也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通过不停注资稀释合作伙伴的股权,这还是谢威当初提出来的呢。
校企办本就涉及太多产业了,再扩大,管都管不过来。
“如果不相信,可以在合同中注明。”
谢威实在是不想跟对方继续耗下去了,也不顾对方级别跟身份比自己高了很多,毫不客气地数落着他们:“如果不是你们拖这么长的时间,第一批汽车都已经上市了!别的不敢保证,至少可以保证122厂过个肥年……现在这样搞,年前第一批面包车都无法上市。”
这样的,活该过穷日子!
“那我们没意见了。今天就可以敲定合同!”
听到谢威说可以把校企办不注资稀释股权写在合同里,霍国强并没有为了面子就说什么不用。
他不想自己离任后被接任的122厂厂长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