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浮墨小说 > 妖刀记 > 第百二十折 秋叶几回,凝愁片片

第百二十折 秋叶几回,凝愁片片(14 / 15)

坍倒,高、厚皆逾一丈的实心花岗岩块从同高的底座倾下,不啻数十枚礟石齐落,巨响过后,黄泥柱冲天而起,瞬间迭至两丈余,轰碎的青砖四向飞溅,甚至砸穿看台底墙。

耿、染二人离得最近,耳膜几被震破,四面掀尘如浪涌,漫过莲台,目不能视耳不能听,两人身子紧挨着,而第二下、第三下轰响又接连而来--

莲台九瓣都这么轰碎在场上的话,方圆十丈内的地面只能用“剑戟突出”四字形容,落地怕连足胫都要挫断,哪能施展轻功逃开?耿照搂紧了染红霞,吼道:“不能跳!下去是死路一条!”却连自己的声音也听不见。剧震剥夺了武功及一切应变的能力,然而灾难却不仅仅是这样。

两人头顶的石瓣一阵晃摇,投下的乌影忽然变大、压迫遽增……耿照突然省悟:这块花岗巨岩非是向外倒,而是向着里边,正朝他俩压来!忙挽着染红霞挣扎起身,赫然发现周围相连的数块莲瓣不约而同向内倾倒,如花苞合拢,转眼遮去半边天光,竟是无处可逃!

【完整的圆--论h、表现手法及其他】

默默猴

可能会有读者抱怨,已经连续三卷没有期待的爱情动作戏场面了,对于这点我真的相当抱歉。但三乘论法是连续的过程,硬塞床戏进去的话,恐怕会相当不伦不类。大家可以放心的是:廿五卷不但有床戏,而且份量绝对会让大家满意,敬请期待。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情节的完整性。

廿四卷依旧是信息量非常大的一卷,我用了两种手法,来凸显莲台第二决这场战斗的意义:其一是现实与回忆交错的方式,这个在《妖刀记》里比较常见;其二则是切换视点的“顶真”手法,叙事观点若从a角色切入,在末尾时会带入b角色的相关讯息,然后下一段就是b角色的视点,接着带到后续相关的c角……

这个灵感,是来自一九九四年的马其顿电影“暴雨将至”(beforetherain),导演米丘·曼切维斯基(milchomanchevski)更凭借本片,得到了该年的威尼斯金狮奖。“暴雨将至”由三个片段组成,一开场其实就是第三段的结局,整部电影的叙事手法呈现一个完整的圆,非常巧妙。

在本卷里,我撷取的是这种“圆”的概念,就像有多台摄影机跟着不同的角色、各自拍下其所见,最后再剪辑起来;在甲段中,可能a角色听到了一声惊叫,读者再跟乙段中实际发出惊叫的b角色相对照,就会产生微妙的时间差。这种“此起彼落”的感觉,是我对于诠释这段数千人的大场面的理解,也希望大家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