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用早膳的空档,亲上左首高台,面见大报国寺的果天大和尚,请他登坛说法。
果天面容瘦削,身材颀长,约莫四十来岁,紧抿的嘴角有着削石般的钢硬线条,即使低垂眉眼,依旧令人感觉傲慢。迟凤钧与他非是初见,不过谈不上交情,游说时见他始终面无表情,心中不无忐忑,以致果天吐出一个“好”字时,抚司大人略微一怔,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讲《俱舎论》。”果天冷冷道,依旧是低垂眉眼的模样,而那股子生硬傲慢同样丝毫未减。迟凤钧博览群书,对释教经典亦有涉猎,听得头皮发麻,一瞬间居然有些后悔来找果天应急。
《俱舎论》是释教重要典籍,指的是经过研究、整理过的佛法精义,而非是单纯记叙佛、僧言行而已,以喻理辨析为主体,又称“殊胜法门”;而“俱舎”二字,乃梵文“宝藏”之意。此书本是上座部经典,而南陵僧团信奉的正是上座部佛法;然而著书的世亲菩萨,其后转向了大乘的路子,影响甚巨,故《俱舎论》也成为大乘菩萨乘的重要经书之一。
果天挑《俱舎论》来讲,挑衅意味浓厚,但南陵僧团的上座长老们也非是好相与的,《俱舎论》同样是小乘研读再三的典籍,要拿来当作大乘一派攻击的假想敌,此经合是不二之选。攻方虽是有备而来,守方却也是有以待之,这一下子冲撞起来,战况岂能够不惨烈?
迟凤钧读过邸报,琉璃佛子在大报国寺辩倒南陵代表时,独独没提《俱舎论》,事后众人咸以为高明:以此书在上座部的重要性,避而不谈,无异于翦除小乘一只强臂;而连大乘一脉的高僧都说:“其为经也,富莫上焉!要道无由无行,可不谓之富乎?”影响后来的大乘经论,不可谓之不深。贸然援引,难保小乘僧团不会借此曲解经义,使观点变得于己有利。
--果天挑《俱舎论》来说,不知心中的对手是南陵僧团,抑或是琉璃佛子?
迟凤钧才觉其中有些针锋相对的味道,果天已然撩袍走下,向皇后娘娘、二镇将军合什顶礼,登上莲台说起《俱舎论》来。
慕容柔静静凝视着莲花台上的中年僧人,不由发笑。无论果天和尚原本希望达到什么效果,最终得到的都只是一片虚无而已。
对面望台甚远,以慕容的目力,无法精准捕捉南陵僧众的表情,但其实也没什么可捕捉的。披着异于央土僧伽的皂红两色大法衣、头戴鸡冠尖帽的上座长老们神色漠然,既未被戳中痛处,也无一丝反击的激情,活像一列并排石上晒太阳的瘦瘪老猴,连伸手扪虱子都懒得。
追击穷寇能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