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是筛子。
还不如敞开。
既可以达到造势的目的。又让日寇摸不着头脑。
别人丝毫都不掩饰作战意图。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要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日寇新的11军司令部叫什么来的?”
“园部和一郎。”
“对。就是他。让他伤脑筋好了。”
“是。”
“分配给你们的汽车,将会在江陵和宜昌上岸。你们安排人员接收。”
“是。”
“顺便补充武器弹药。主要是炮弹。”
“是。”
众人都是开始忙碌起来。
张庸给每个军配备了三百辆卡车。都是载重五吨的。
这边的地形相对平坦,卡车可以行驶。可以有效的帮助运输炮弹。增加部队的机动性。
同时,汽车的数量多了,也显得浩浩荡荡。增加威势。
“报告!”
说话间,一部分洋人军事观察员回来了。
他们在战场上发现了很多重要的资料。然后都记录在案。
“布拉德·斯利姆少校!”
张庸和一个英国军事观察员打招呼。
这个布拉德路上一直没有说话。是一个比较沉稳的人。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有一个叔叔叫威廉·约瑟夫·斯利姆。
这个人以后会是盟军在东南亚的地面部队主要指挥官之一。和史迪威不太合得来。
盟军在东南亚战区的指挥体系,其实是很混乱的。
美国人以史迪威为主。
英国人以蒙巴顿、斯利姆、温盖特为主。
因为美丽国没有地面部队,只能依靠华夏远征军,导致英国人势大。
而史迪威和光头的关系又不好,导致远征军经常无所适从。无法有效的发挥战斗力。直到驻印军出现才好一点。
然而,驻印军是脱离了光头指挥的。所以,光头其实不喜欢孙立人。
杜聿明也是经常给孙立人穿小鞋。
总之,混乱。
三家分立,想要凝聚到一起,谈何容易。
“专员先生。”
“少校先生,今天有什么收获啊!”
“我在泥土里面发现了很多残肢断臂。说明战斗很激烈。”
“然后呢?”
“我估计,你们打死的日本人应该很多。”
“有那么一点。”
张庸谦虚。
希望队伍不要看到统帅部的公报。
否则,会笑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