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团脐螃蟹就贵了。
而“正阳楼”为了方便顾客吃螃蟹,也准备了工具,有小锤子、小木板、小镊子等等。
螃蟹的做法,以蒸法为最好,蒸则不失本味,不受他味侵扰。
因为螃蟹性寒,调料须用姜来冲抵寒性。吃时只蘸姜醋,乃是经典吃法。
所以,在佐料上,“正阳楼”也格外用心,吃螃蟹需用鲜姜、好米醋以祛寒和提味。
“正阳楼”专门有特供的上好西山米醋和鲜姜末,调配好了,跟蒸得的螃蟹一起端上桌,供客人食用。
吃螃蟹有一套专用的工具,俗称“蟹八件”。
因为刘竟斋最好吃螃蟹,而且他们老一辈人吃螃蟹讲究,刘之野就送了他爹几套收藏的清代“蟹八件”。
其中一套为铜质八件,计有锤、匙、刮、钩、斧、箸、镊、镦。
另有一套四件和一套六件。
蟹八件一般为铜质,亦有银质者。
“八件”只是通称,并不一定都是八件,名目也不同。
“正阳楼”也备有“蟹八件”,不过不够八件,也不是金属的。
在正阳楼饭庄吃螃蟹,食客每人一副小木槌、小木垫,黄杨木制,旋床子定制的,小巧合用,敲敲打打,可免牙咬手剥之劳。
酒足饭饱后,“正阳楼”还为食客们准备一道名为“汆大甲”的汤品。
梁实秋先生曾这样描述:“这碗汤妙趣无穷。高汤一碗煮沸,投下剥好了的蟹螯七八块,撒上芫荽末,胡椒粉和切碎了的回锅老油条。除了这一味汆大甲,没有任何别的羹汤可以压住这一餐饭的阵脚。”
螃蟹吃完,店里的小伙计会随即端上小铜盆一只,内有浮着茶叶片、菊花瓣的温水,让客人洗去指上的油迹和蟹腥。
有名气、食材好、配料佳、服务到位,可想而知其价格也必然不菲。
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位鹰国旅客得知夏国美食众多便前来到夏国品尝美味。
来到燕京后得知这里的“胜芳蟹”最有名。
他打听了一圈,才知道如今正是“胜芳蟹”上市的季节,肉多膏厚的“胜芳蟹”成为了餐桌上的美食,供不应求。
可鹰国的这样的河蟹并不值钱,很便宜就能买到一大筐。
但在国内却不一样,河蟹生活在江河湖里,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生长到拳头大小是极为不容易,所以“胜芳蟹”的价格自然就高昂了起来。
但这些外国旅客却不知道,他们在“正阳楼”点了一大盘自以为便宜“胜芳蟹”之后,就开始品尝起了肥美的蟹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