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卓拉哨所之行给易援朝留下了终身难忘,刻骨铭心的记忆!
另一边,某边防营的官兵得知总部首长要来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视察,所有人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临近中午,刘之野等人才跋山涉水的到达营地。
300余名官兵在直升机在风中挺拔屹立,仅从站姿上看,就能看出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
但是,300多名官兵,上至干部下至普通战士,无一人穿军装,且服装也不统一,全都是五颜六色的服装,只有枪械统一。
眼前的一幕让刘之野非常惊讶,一开始还以为是这里的民兵部队,但随行的工作人员说他们确实是边防部队现役战士,不是民兵。
作为一位从基层一步步成长的领导干部,刘之野扫了一眼站成两排的官兵,从武器配置情况大致看出了谁是干部谁是战士。
自70年代初,陆军部队当中,排级以上干部配置手枪;
班长副班长配置56式冲锋枪。没有配枪的,不是炊事班战士就是重机枪班、炮兵班战士。
刘之野走到一名班长面前,问:“你们为什么不穿军装?”
这个当兵5年的班长回答:“报告首长,我们都没有军装穿!我从入伍那天起,才发了一套军装,早就穿烂了。
这样的回答,让刘之野更加惊讶,难不成是这里天高皇帝远,干部连军装都克扣了?如果是这样,那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刘之野板着脸看向随行的工作人员:“边防营为什么连军装都不发?”
随行工作人员却告诉刘之野:“这里虽然是隶属军区管辖的部队,因为没有道路通向外界,几乎与世隔绝,这里的官兵基本上都是自力更生,要想让这里的所有官兵穿上军装,只能直升机运输,成本非常高。”
原来此地至今没有公路,交通极其不便。
通往的公路还有100多公里路程才能修好,这条路在十多年前动工修建,路基都没修好。
当地军民要想到外面去,只能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艰难程度犹如当年红军过雪山走草地。
外面的新兵要来驻扎,同样九死一生。
他们要徒步行军来到此地,沿途有气候变幻莫测的雪山阻挡,又有毒蛇山蚂蝗遍布的雨林,高原反应、山体滑坡、泥石流这些不可抗力因素是这里与世隔绝的主要原因。
驻扎在这里的大部分官兵,都不是本地人,因交通不便,很难有机会离开。
每次遇到走访这里的内地人,就像遇到故乡亲人一样激动。
想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