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泪,他立即与后勤部联系尽快购置理发工具,派专车送到哨所。
从此军需部门把给边防哨所配发理发工具作为一项保障内容固定下来。
刘之野觉得这一次来边疆防线是来对了,他只是在总部看报告怎能真的了解这里的情况?
边防一线部(分)队处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不仅物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精神生活也很差。
这里看电视、电影难,报纸信件一般在一两个月才能看到一次,生活的枯燥艰苦程度与繁花似锦的后方形成难以置信的反差。
这些都是边防哨所的真实写照。
总后调研组成员身临其境,亲身经历着这一切,都为边防官兵“常备不懈、戍边卫国、长期吃苦、为民造福”的精神而潸然泪下。
亚东位于高原正南方的群山之中,海拔3000米,延伸至周边哨所的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与锡、丹等邻国接壤。
这里山高林密,遍布悬崖峭壁。
当地有这样的说法:说话听得见,走路要一天。
高原军区边防某团的官兵们日夜守护在这里,用忠诚兑现着对祖国的承诺。
刘之野带领调研组抵达亚东做短暂的休整后,分成几个小组,再次踏上了前往乃、则、瞻等边防点的调研之路。
到了这里兵分几路。
易援朝则和总部的一位摄像师、边防某团战勤参谋为一组,在战勤参谋的引导下,前往卓拉哨所调研。
卓拉哨所不通公路,为了隐蔽前行,凌晨5点天还未亮,易援朝他们就从下司马出发。
车辆沿着亚东沟把易援朝他们送到林区公路的尽头,然后下车沿山谷往上行走。
朦朦胧胧的沙雾笼罩的山谷,只听见潺潺的流水声。
此时正值夏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白色、红色、紫色把山谷装扮成花的海洋。
雪线以上都是荒凉的银色世界。
卓拉山藏语的意思就是乱石堆放的地方。
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变得稀薄,周围都是覆盖着积雪的乱石堆,道路越发崎岖难行。
海拔4687米的卓拉哨所,要翻越坡度60度的3个山坡。
举目望去白雪皑皑,分不清哪里是路,只得跟随着他人在齐腰深的雪海里深一脚浅一脚艰难的向前摸索。
脚抬不动了就侧着身子滚,滚不动了手脚并用,匍匐前进。
由于衣服鞋内灌进了雪,加上刺骨的寒风,衣服结成了冰块,裤腿冻成了冰砣,用手一搓布都烂了,可冰块依然没掉。
胸口就象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