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臻点头。安居乐业,不仅要有居所,还要有生计。底层商铺的优惠政策和稳定环境,为小商户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方便了坊内居民的生活。
离开兴化坊时,日已西斜。
林臻站在坊口的石桥上,回望这片沐浴在金色夕阳中的安居之地。
整齐的楼宇披上暖光,洁净的街巷人影幢幢,清澈的河面泛着粼粼波光,热闹的市集传来阵阵笑语。
孩童的嬉闹声,老者的谈笑声,商贩的吆喝声,交织成一曲生动而温暖的市井交响。
“李显。”林臻声音低沉。
“下官在!”
“兴化坊成效斐然。”林臻道,“然此非终点。”
“殿下请吩咐!”
“其一,”林臻目光深邃,“将兴化坊之规制、营建标准、管理章程、惠民政策详实记录,汇编成《安居工程典要》。着工部、户部、吏部会同审议,增补完善,颁行天下各州府以为范本强制推行!”
“其二,”他继续道,“帝京之内类似兴化坊之旧棚户区尚有十余处。着工部即刻全面勘察制定分期改造计划!所需银钱由户部专项拨付,焚雷司,格物院全力配合,提供技术支持!务必五年之内彻底消除帝京棚户!”
“其三,”林臻声音转冷,“各州府推行《典要》不得敷衍塞责!着都察院,派御史明察暗访!凡有阳奉阴违克扣款项偷工减料,欺压百姓者严惩不贷!抄家流放,绝不姑息!”
“其四,”他最后道,“兴化坊河长、卫生纠察、文明户评选等自治之法成效显著。着吏部研究将其纳入《地方流官考绩条例》!推广全国,强化基层治理激发民智民力!”
“下官遵旨!”李显躬身领命,声音带着激动与凝重。
他知道,殿下的旨意,将掀起一场席卷全国的安居工程浪潮,惠及亿万黎民。
夕阳的余晖将林臻的身影拉得很长。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在废墟上重生、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转身踏上归途。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平稳的声响。
帝京的繁华在暮色中渐次亮起灯火。
林臻靠在车厢内,闭目养神。